读懂宝宝的睡眠信号
睡眠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但新生儿的睡眠周期很混乱,一天24小时,时睡时醒,根本没有规律可循,这让新手妈妈烦恼万心。
其实妈妈们只要细心观察,还是会发现宝宝发出的睡眠信号。
许多新生宝宝累了的时候情绪烦躁,以哭的形式发泄出来,以此告诉爸爸妈妈他困了,要睡觉了。如果此时父母不理解他的意思,继续逗他的话,孩子会哭得越来越厉害。
当宝宝眼神迷离的时候,也是孩子要睡觉的信号。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吃完奶后。如果爸爸妈妈在宝宝吃完奶后逗宝宝,发现宝宝反应不那么灵敏了,那就要及时让宝宝睡觉。
适时变换睡眠姿势
正确的睡眠姿势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刚刚出生的宝宝没有能力控制和调整自己的睡眠姿势,他们的睡眠姿势是由别人来决定的。
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认为要让孩子及早把头躺平,因此多采取仰卧位,而且还用枕头、棉被、靠垫等物固定他们的睡姿;而欧美人的习惯是让孩子侧卧,认为这样不影响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在现代医学看来,欧美人的习惯更科学。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医生会建议宝宝采取低侧卧。宝宝初生时保持着胎内姿势,四肢仍然屈曲,为了帮助他们把产道中咽进的一些水和粘液流出,所以在生后24小时以内,仍要采取低侧卧位。侧卧位睡眠既对重要器官无过分地压迫,又利于肌肉放松,万一婴儿溢乳也不致呛入气管,是一种应该提倡的小儿睡眠姿势。
新生儿的头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如果始终或经常地向一个方向睡,则可能会引起头颅变形。例如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型扁平,长期侧卧会使孩子头型歪偏,这都影响外观仪表。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
但是,由于护养的疏忽问题,新生儿窒息死亡的比率一直居高不下,新手父母一定要注意防护,仅防宝宝从侧卧变成了俯卧,从而造成窒息。
左右侧卧时还要当心不要把小儿耳轮压向前方,否则耳轮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