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粥
用料:天门冬15~20 克,粳米30~60 克,水、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
① 先将天门冬浓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再文火煮成粥。
② 午、晚服食,3~5 天为1 个疗程,间隔3天再服。
功效:天门冬味甘微苦,性寒微滑,无毒,为中医养肺肾之阴、治肺肾虚热的常用主药,含有天门冬酰胺、葡萄糖、果糖黏液质等,药理试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及镇咳祛痰作用;用天门冬与粳米同用,则更能健胃培土,土能生金,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土”就是脾,“金”就是肺,所以增强了两药的作用;加入冰糖,可纠正微苦之味,又可增加滋养作用。本粥可滋阴除烦、生津止汗。
主治:肺阴不足,虚烦内热,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痰中带血等。
注意事项:天门冬属甘寒清润药物,因此对虚寒腹泻、外感风寒咳嗽的患儿,不宜选用。
沙参粥
用料:沙参15~30 克,粳米30~60 克,水、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
① 先将沙参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
② 随意服食,3~5 天为1 个疗程。
功效:沙参性味甘凉,是中医常用的养阴药物之一。《粥谱》 中载:“沙参粥,补藏阴,疗肺热。”所谓“补藏阴”,主要是指补肺胃之阴。热病之后,往往会出现肺胃阴伤、津少口渴之症,食用沙参粥,确可清余热,润肺胃。所谓“疗肺热”,指肺燥肺痨的病儿,肺阴不足、虚火灼肺、阴虚火旺、低热盗汗,服食沙参粥,有清热止咳,生津润肺的效果。加入冰糖,既可调味,又可增强疗效。
主治:肺热肺燥,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
注意事项:煮粥不宜稠厚,宜稀烂清薄。对受凉感冒的咳嗽患儿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