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三:“起跑线”只是个夸张的谎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早教机构鼓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娃娃兵”的英语培训掀起前所未有的浪潮,与80后家长自身的特点不无关系。80前后的家长,成长于经济起飞的阶段,在这个不注重家族背景的阶段,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越过高考的“龙门”,通过教育的力量,也可以成长为都市新贵,因此这一代人对教育的回报充满信心。
80前后的家长当年大多都是独生子,特殊的成长背景让他们骄傲、任性、争强好胜,他们会在不由自主中把这种强烈的好胜心延续到孩子的教育上,形成一种教育的“攀比”,现在的宝贝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一般有6个家长投资一个,强大的家庭经济实力,也让家长们在起跑线的追逐上更加大手笔。
“其实哪有完全持平的起跑线?每个孩子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家长要正确看待起跑线的问题。”专家说,建议家长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学习。“家长的心态,决定孩子的学习成果。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能让孩子在以后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但家长如果带着某种特别的目的(如攀比),就容易产生错误的教育方法。”
很多家长存在认识误区:看别人家孩子学什么了,就觉得自己家孩子也得学,不管课程是否超出孩子的年龄承受范围。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会建议家长从孩子的接受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专家:英语学习要趁早 但忌盲目“抢跑”
不是有学都好
陈浩,福州新航道英语学校教务长。“我虽然是教英语的,但是我侄子的英语就不好。”在侄子很小的时候,一家人就对他寄予厚望,早早送去参加英语学习。“学得很差,一点都不感兴趣”。家人无奈,只好让孩子退出学习。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浩发现侄子对中文极有天赋,在“识字班”如鱼得水,小小年纪养成了中文阅读的好习惯。家人欣然,便由着他的兴趣自己去发展。
“每个孩子的天赋是不一样的,不是有学都好,你超前施加压力只会将他的兴趣和忍耐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