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些可能危害儿童安全的文具,也并未按照国家标准,标注“请勿吞食”等警示标志。“我在调查时也发现,标准模糊确实重要的问题。”专家表示,从理论上说,有国标的一定要执行国标,但由于文具种类多样,学生用品和非学生用品的划分并不明确,所以不同标准各有所依的情况才会出现。这种标准的模糊、滞后或空白,会使产品质量的检测及监督无法顺利进行,最终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香味文具可能含毒。调查中,记者发现市场上售卖的一些橡皮、圆珠笔闻起来还是香味扑鼻。专家指出,有些橡皮可能用的就是一些质量差或废旧的橡胶,不仅本身有害,加入能够掩盖原材料异味的香味后,其异香中可能含有甲醛、苯、芳香烃等挥发性化学物质,也容易对身体产生伤害。另外,一直备受争议的涂改液,目前还有一定市场。中消协曾发出警示,涂改液内含有伤害人体神经系统的铅、汞等物质,含苯过多,可能导致过敏性哮喘。
质量粗劣,易引起意外伤害。市场上虽然不乏制作精致的各种笔,表面粗糙、图案不清的产品也有不少。而且,有些卡通造型的笔帽边缘尖锐,小部件安装不牢,只需轻轻一拔,就会掉下来。当孩子将笔帽放入口中时,极易导致意外吸入笔帽或易掉的零件,卡在喉咙,堵塞气管造成窒息。
不雅印刷图案。卖给学生的文具多数都会印有讨喜的图案,但在众多可爱的造型之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元素,如有印有骷髅头或“shit”(狗屎)这样不雅英文的文具,有卡通人物亲密亲吻图案的,还有笔记本的封面画着一只拿着文胸的小熊。对此,专家表示,这些内容都可能对未成年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对于骂人的话以及成人式的亲密,都会因为觉得好玩而模仿。”学习前者,可能会形成不好的道德标准;学习后者,更容易让女孩子受到伤害。
买支笔也要看包装说明
学生几乎每天都要与文具打交道,其安全性与孩子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专家提醒,家长首先要意识到不合格文具的危害,做好把关人,尽量不让孩子自行购买,并做到以下几点:
到正规商场购买。小摊贩,特别是小学门口流动摊位的,一定不要买;就算只买一支笔,也要看一下包装盒上的说明。比如执行标准是否为国标,是否有厂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味大、太艳的文具不要买。此外,家长、老师还应告知他们可能的危害,提醒合理使用文具。如使用文具后一定要洗手,以免在吃东西时将它摄入体内;平时不要把笔帽等放在嘴里咬;有香味的东西,最好不要放在鼻子处使劲闻等。“在标准模糊的现在,尽可能把家长手中的钞票,变成安全的选票,才能有助于学生文具的进一步规范。”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