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婴幼儿奶粉“黑榜”

2015/5/26 来源:医网论坛a-A+

哪些“紧箍咒”已祭出,还需咋收紧?

2014年以来,国家多部委出台了十几道“紧箍咒”,分别对国产和进口奶粉进行了严格审核和管控,原有133家国产奶粉企业中,仅不足百家通过。2015年10月即将开始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中,更是将婴幼儿奶粉的配方管理注册制、禁止分装等规定上升至法律高度。一系列监管措施均表明,在这一特殊市场,严控质量永远是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竞争激烈,奶粉厂家为做大产量,往往会通过副品牌和低价格来消化一部分产能,导致同一配方滥用、品牌五花八门。“此次新食品安全法已经明确,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注册。”乳业资深分析师宋亮说,这意味着对配方的管理将更加严格,配方需经监管部门审核通过、领取相关生产证后方可生产,奶粉涨价将无法“任性”。

而新规从严,或将迎来婴幼儿配方乳企行业大洗牌。国家食药监总局还要求,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主要记录企业的生产许可信息、监督检查信息、产品监督抽检信息、消费者投诉举报的处理情况,以及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等。

“奶粉生产的产业链条长、需要添加的辅料及营养添加剂较多,加强全程监控,建立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追溯系统非常必要。”上海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顾振华说,理想的状态是能追溯到最上游,奶源来自于哪个牧场、哪头牛,甚至这头牛的姓名和健康状态都能显示,这还有待加强监管倒逼企业全程严控。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baby/a/20150526/110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