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原来如此。我还记得儿子为这个手工作品付出的努力,好几个晚上他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剪剪弄弄,有一次还割伤了手指。这些努力没有得到尊重,他是在用拒绝道歉表达自己的委屈和不满呢。
看嘟嘟若有所思,我就接着说:“嘟嘟,我们可以生气,但我们得学会控制情绪,不然,这些气伤害到别人怎么办呢?如果别人受伤了,就会和我们一样生气,不好的脾气传递下去,成了恶性循环啦!”
“嗯......妈妈,昊昊是不是也很生气?”
“是啊,因为你把坏脾气传递给了昊昊。”
儿子的眼里浮现出歉意,他终于能够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想,在这个阶段,他学到了:我们的行为存在着界限,我们需要遵守这个界限,当我们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和困扰,就应该反省是否超越了界限。
3
可是,我知道,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呢。儿子虽然认识到了自己行为的错误,可他小小的心里还藏着困惑,这些困惑来自于他内心深处那个委屈的自我。
“嘟嘟,我觉得我们应该告诉老师你在这件手工作品上付出的努力,试着改变他们的看法,说不定老师会同意让你参加比赛呢!”
嘟嘟眼睛亮了:“真的吗?!妈妈,只要告诉他们我很努力就可以吗?”
可紧接着,他又有点丧气的说:“不会的,他们不会听我说的,他们不会让我参赛的,我会拉低班级得分。”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嘟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们可以尝试去说服对方。而且,你的确为这件作品付出了努力,你不想为了它争取一下吗?”
我陪嘟嘟一起组织好语言,在家中演练了无数遍。周一早上,嘟嘟鼓起了勇气,走到老师面前,我看见他虽然因为紧张有些结结巴巴,但特别认真的对老师讲他为这件作品付出的努力。他的勇气没有白费,老师听完后,被嘟嘟的真诚和勇气打动了,觉得应该鼓励他付出的努力,最终决定让嘟嘟的作品参加学校比赛!嘟嘟高兴极啦,脸上露出放松的笑容。我知道,在这个阶段,他学到了:对抗不是赢得尊重的最佳途径,当我们坚持自我,勇敢而理性的表达自我,尊重也就随之而来。
4
“嘟嘟,我们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没有做?”
“我知道!妈妈,我知道,我还得给昊昊道歉!”
我赞许的点头,决心把为整件事划上圆满句号的权利交给儿子。他理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行为带来的一切后果。临出门时,嘟嘟还有些犹豫,我想他是害怕到昊昊家会吃个闭门羹。
“妈妈,昊昊会接受我的道歉吗?他会不会不理我?“嘟嘟小声问。
“嘟嘟,你要相信自己嘛,你能说服老师,就一定能说服好朋友原谅你!”我建议嘟嘟用自己的存款购买了材料,帮昊昊一起重新完成手工品。
嘟嘟在我的鼓励下,鼓起勇气敲开了昊昊家门。嘟嘟给昊昊说了对不起,刚开始,两个小朋友还显得有些生疏,可慢慢的,两个小脑袋瓜就越凑越近啦,完成手工品后,两人开心的一起击掌欢呼,看来,他们已经重归于好了。我知道,在这个阶段,他学到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相信自己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你瞧,这就是我儿子的闯祸经历,我数了数,在这次经历中他至少收获了四种能力:
1.遇事不慌,冷静理性;
2.控制情绪,理解行为界限;
3.坚持自我,勇敢而理性的表达自我;
4.勇于担当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怎么样,孩子闯祸不见得是坏事吧!
当我听朋友讲完这段经历,作为孩子的妈妈,我的感受是痛快加佩服啊。相信天底下所有父母都可能面临孩子闯祸这件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正确对待。不分对错一味偏袒孩子,会让犯错的孩子因为父母撑腰而助长恶习;可是一味忍气吞声责骂孩子,也会让孩子因为没有父母撑腰而失去自信。
所以,父母首先应该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了解事情经过后,积极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从“闯祸”中学习成长。不过,私底下我认为朋友最了不起的地方,其实并不是让孩子从“闯祸”中获得了成长的力量,而是她用她所做的一切向她的孩子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孩子,不论你做了什么,我都会一直在你身边,和你一起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