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水进入到耳中,应及时将水排出,简便易行的办法是将头向入水侧倾斜,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并辅助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清理。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耳闷、耳痛、头晕等不适等症状,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抠,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记者从温州爱尔五官科医院获悉,近段时间以来,前往该院就诊的中耳炎患者很多,其中大多数患者均是因为游泳时未保护好耳朵而引起的。专家提醒广大游泳爱好者,欢快畅游的时候最好是戴耳塞。如果水进入到耳中,应及时将水排出,简便易行的办法是将头向入水侧倾斜,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并辅助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清理。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耳闷、耳痛、头晕等不适等症状,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抠,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在温州大学某院系大三就读的王蔷(化名)今年22岁,连续10年来,每年的夏天都会患上中耳炎。昨日上午,王蔷来到温州爱尔五官科医院就诊。经专家诊断后才得知,每年夏天她都会患中耳炎的原因,竟然是她喜欢游泳而留下的后遗症。
王蔷告诉记者,自己家就在鹿城区,在小时候8岁时就跟着父亲学会了游泳。每到夏天,她总会去游泳,一般每天都会畅游至少两个小时。但每年夏天她都会患上中耳炎,在市内多家医院看过,但都是治标不治本,来年夏天又继续犯病。
接诊的爱尔五官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上海长庚耳鼻喉研究所专家龙冬秋(点击可在线咨询龙医师)介绍,像王蔷这样游泳后发生中耳炎的并不少见,医院这段时间平均每天都有不少类似的中耳炎患者。他们主要是因为游泳池中的污水入耳后引起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内耳进水后处理不当,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外耳道炎、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等。
龙主任解释说,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通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擤鼻涕、游泳可引发中耳炎
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肖主任指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一旦患上中耳炎,患者会觉得耳内闷胀,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里面,听力也会减退。有些患者会觉得耳疼,这种疼有时是持续性的,有时又是突然性的“一跳一跳”的疼。还有的患者会感觉到耳鸣。肖主任说,一些患了中耳炎的小孩子,他们会因为听力减退而表现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影响了日常学习。
龙主任还表示,对于慢性中耳炎且有耳膜穿孔者,在洗头、洗澡时,要特别注意别让不干净的水进入耳内,以免炎症加重。这点对于经常爱患中耳炎的人也是一样。“中耳炎反复发作,可能会造成患者听力丧失或更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危及生命,出现听力障碍。”龙主任强调:患了中耳炎的患者要遵从专业医生的指导,不要因为症状减轻了就自行停药,这样会让病情转为慢性,危害听力健康。
鼓室成型手术疗法根治中耳炎重建健康听力
鼓室成形术是一种可以根治中耳病灶和重建鼓室传音结构的手术,目的是清除病灶,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以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目前温州爱尔五官科医院已成功进行耳病鼓室成形、听力重建等手术上千多例,分别取得了良好的治愈效果,为耳病患者带来了健康福音,获得了众多治愈患者的高度好评。鼓室成型手术疗法具有以下优势:
1、可根治所有耳病及并发症
鼓室成型手术通过切除中耳及周围骨质中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最大程度减少了病灶的残留,并全面恢复听骨链的连续性。江城医院目前已经将鼓室成型技术全面升级,扩大了手术适应症,所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一举治疗。
2、修复听骨链,重建听力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穿孔鼓膜封闭形态接近正常,重建后听骨链的活动性及连续性良好,手术后听力会逐渐提高,3个月后明显提高。
3、微创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