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属于门诊治疗疾病,中医常称其为“梅核气”,喉头有异物感、喉咙痛、咽喉红肿、喉咙干、咽痒咳嗽,严重时还会声音嘶哑。“虽然检查出来90%的人有咽炎,但来就诊的只有30%到40%。”一位从事耳鼻咽喉科的医生说。这与慢性咽炎的表征不明显有很大的关系,慢性咽炎“几乎没有什么症状”,很多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
每天早上刷牙的时候都觉得恶心,29岁的肖小姐是坐办公室的,连续两年的体检报告都有咽炎,去年年末体检再次报告——咽炎。她说自己“很担心,不知道这个病会不会恶化成更不好的病,我们部门一共10个人全检查出了咽炎。”她一脸沉重。
“不想说话,一说就痛。”许女士和肖小姐同年进单位,第二年就检查出患有咽炎,以前偶尔发作,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但去年比较严重,不舒服的症状持续了一个多月。“去年还没有,今年竟然有了。”另一位同事唐小姐说,她和刚进单位的小何今年都加入了咽喉炎“大军”。
一年就诊超过3000人次
“生活中许多人都患有咽炎,我们科一年接诊的咽炎患者超过3000人次,咽炎患者占耳鼻咽喉类疾病的四分之一。”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那学武对记者说,“咽炎与人的职业、居住城市的环境、人的生活习惯都有关系。”
44岁的赵先生是个“烟民”,有一位朋友这样形容他:每次与他见面,几乎在他的右手食中二指间都夹着香烟,两句话还没说完,他一定吧嗒一口烟,然后再说。他的两根手指由于常年夹烟,皮肤已经被熏得焦黄,而且他说话之前清嗓是必须的!
从这位朋友对赵先生的描述来看,他就是咽炎患者,而且已经是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病根多
咽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感冒嗓子疼属于急性咽炎,病程短、发病快,除了局部症状外,还可能伴有一些全身症状,急性咽炎好治疗。一旦急性咽炎转为慢性咽炎,那治疗起来就难得多了。“导致慢性咽炎的原因很多,吸烟、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大气污染、职业病等等。”那主任介绍说。
56岁的刘阿姨去年退休了,在讲台上一站30年,有桃李满天下的欣慰,但也落下了咽炎的病根。由于平时讲话多,她的嗓子特别紧,有时候讲完一天课,回家话都说不出来。为了让自己的嗓子保持好状态给学生讲课,她试过各种含片、喷剂和中药饮片,这些东西叠放在一起像小山包,可这咽炎就是去不了根。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几乎每个有几年工作经历的老师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咽炎,其中大部分已经转为慢性的。”很多教师初期都是急性咽炎,由于自己没注意或者治疗不彻底、不正规,慢慢的急性咽炎转为慢性了。急性咽炎(如嗓子疼、嗓子沙哑)一般1—2周就会好,一旦这种情况持续一个月还不好,那就有可能已经转为慢性。
川菜“助燃”咽炎
“川菜热、辣、烫的口感让人们在大汗之余是连呼过瘾,但慢性咽炎的患者不易常吃川菜。”那主任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