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您观察鼻涕颜色自测鼻病

2012/3/23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鼻 问答导读 

专家教您观察鼻涕颜色自测鼻病,病例分析,治疗方法参考请浏览相关页面,  患者发问: 最您一段时间,嗓子总 最您一段时间,嗓子总觉得干痒,并且痰多,鼻涕也多,嘴唇下面长了一些泡。想问问大夫,嗓子干痒,另有痰多吃什么药会痊愈的快些。谢谢大夫了 第一次问题增补:(2007-9-1513:32:46)嗓子一干,就干恶。这一两天另有咳嗽的症状。●病史:我的扁桃体在大概十年前摘除了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你好!慢性咽喉炎。重要是急性炎症时,医治不彻底,反复产生发火,导致咽粘膜下淋巴组织增生,肥厚狭窄,刺激咽喉引起的咽部的各种不适觉得,如异物感,咽痒,咳嗽痰多,炽热,干燥,微疼平分泌物或多或少,但黏稠痰常附于咽喉壁,因为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刺激性咳嗽,晨起使劲清除分泌物时,乃至可引起作呕。炎症往下伸张,就会引起声音沙哑,语言时吃力。 建议到中医咽喉科用中药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联合外敷中药,针刺等综合疗法,效果不错,疗效长期,无毒副作用。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音频回复另有什么不明确欢迎再次提出. ,......

  鼻子鼻塞,流涕,另有血丝,请问是怎么回事? 男20岁,最近几天鼻子鼻塞,流涕,打喷,鼻涕中伴有血丝,请问是怎么回事?以前鼻子没出过血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是过敏性鼻炎,鼻甲瘦小,鼻粘膜糜烂引起的鼻出血可能性比较大. 鼻出血的缘故: 1局部病因:外伤,炎症,肿瘤,及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 2全身病因: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养分停滞或维生素缺乏,肝肾等慢性疾病和,...

  医网耳鼻喉百万问答,请浏览相关频道。


       常见的流鼻涕的原因:

       1、慢性鼻炎:鼻涕多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2、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现脓涕。

       3、过敏性鼻炎:为流清水样涕,量较多,伴有打喷嚏,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

       4、鼻息肉也可以出现流清水涕 ,感染时可以伴有流脓涕 ,可出现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5、慢性鼻窦炎,多为粘液脓性分泌物,双侧或者单侧,伴有鼻塞,头昏,记忆力下降等。

/em/ 耳鸣



       6、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摄鼻窦X线片或者CT。

       7、小儿的分泌比较旺盛,如果没有其它不适,可能为冷空气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
   
       观察鼻涕颜色,自测鼻病。
  
       清水样鼻涕
  
       多见于伤风感冒初期和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患者。但头颅外伤或鼻部手术后的患者,如突然流出清水样液体,要谨防脑脊液鼻漏,需及时诊治处理。
  
       白色粘液鼻涕
  
       常见于慢性鼻炎,生活环境中某些物理和化学性物质的刺激,也可导致白色粘液鼻涕。 /bdy/ 鼻窦炎
  
       粘浓鼻涕
  
       常见于伤风感冒后,随着感冒的好转,粘脓性鼻涕内的脓性成分会逐渐减少,如果病程超过10天,仍流粘脓鼻涕,应考虑患鼻窦炎的可能。

       黄水鼻涕
  
       多为上颌窦内的浆液囊肿破裂所致,表现为一侧鼻腔间歇性地流出黄水。
  
       白渣样鼻涕
  
       常见于干酪性鼻炎,并有恶臭,如呈绿色而有特殊臭味,则是萎缩性鼻炎、臭鼻症的特征。
  
       黑色鼻涕
  
       多由于吸入的大量黑色粉尘,如煤尘、烟尘、金属尘混在鼻涕内所致。 /bdy/ 鼻窦炎
  
       红色鼻涕
  
       红色鼻涕可能是鼻腔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
  
       观察鼻涕颜色,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是那种鼻病。医院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以上只作为一个参考,如果患病后还须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更大的痛苦。
  /yhb/ 咽炎治疗

关键字:鼻炎


鼻 其他文章阅读 

  患者发问: 我常常头痛怎么半 我常常头痛怎么半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音频回复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您好:针灸医治效果不错,您可以尝尝. ...

  窦炎,根治只有手术;有必定复发率,术后要常常复查! ●鼻息肉,根治只有手术;有必定复发率,术后要常常复查! ●过敏性鼻炎,现还无法治愈,建议用喷雾剂节制症状! ●鼻塞,建议微波医治,鼻甲瘦小! 你如今起首应该,先去做个鼻甲微波,然后用喷雾剂如伯克纳和医治鼻窦炎如苍耳子,藿胆丸等药物!+呋麻滴鼻液,平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忌辛辣食品和烟酒,医治一个月后,不行,只有手术了!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ebh/bbzq/bdyzy/20120323/562751.html
分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