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耳鸣 经常掏耳朵小心得上耳鸣

2011/10/20 来源:医网耳鼻喉a-A+
耳鸣 问答导读 

经常掏耳朵小心得上耳鸣,病例分析,治疗方法参考请浏览相关页面,  患者发问: 一名只有24岁却有20年中耳炎患者    我从小就有中耳炎,大病院小病院跑了不计期数,也没能治好,我深知中耳炎的厉害,要是产生发火起来痛的好厉害,有时也头疼,头晕,还会引起鼻炎  咽炎 ,我也想去大病院做下查抄,找专家,但是我没有足够的钱去,中耳炎可把我害苦了,如今我的记忆力正在阑珊,有时中午的事下午都想不起来,    我在网上求求病院的大夫们有没有好的措施根治我这个多年中耳炎,谢谢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大夫答复,只能参考: 您好,中耳炎病因症状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加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剧),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加剧,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医治不彻底,会变革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革,耳内会常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中医将本病称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风行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重要是因为小儿从耳通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儿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抱病后易引起耳咽管炎症,细菌进入中耳而发病.另外小儿饮食时,产生呛咳,呕吐时,食品应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产生炎症.耳疼,头痛,头晕,发热,轻者低热,重者发热,体温可高达40℃,可伴有呕吐,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状.不会语言的婴儿哭闹不安,常抓耳朵.1-2天后耳内鼓膜穿孔,脓液流出后,耳痛等症状加剧,如医治不及时或不彻底,很容易转成慢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俗称“臭耳根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愈,拖延六周以上者即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重要有流脓,耳鸣,耳痛,头痛,头晕等.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单纯型:炎症未粉碎骨质,耳内流脓为粘脓性或粘淮性,无臭味.②坏死形:炎症已侵润到骨质,耳内流出物如干酪样(豆渣样),量少,有血丝.③胆脂瘤型:因为炎症的长期刺激,上皮增糊口泼,耳内流出物混合有上皮脱屑,及黄白色有恶臭的油片状物.后两种类型如不及时治愈,会造成不良后果.自疗注意事项(1)踊跃医治鼻咽部疾病,以防止病菌进入中耳,引起炎症.(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刷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错单侧擤鼻涕.(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潮湿后才挖,防止毁坏鼓膜.(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佳用棉签吸干水分.(5)急性期注意苏息,保持鼻腔畅通.(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7)加强体育熬炼,增长休质,减少感冒.(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自医治法1.成药自疗法(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2.验方自疗法(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合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3.饮食自疗法(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4.外治自疗法(1)取蛋黄1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半晌油出滤出便可,炒时防焦.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干净纱布滤出清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4)烂耳散少量,吹入耳内,每日3次.(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次.(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量,滴入耳内.防止误诊急性期后连续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状,可能并发其它疾病,不宜延误,应到病院作进一步查抄,以防止造成不良后果.不可在大众汽车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防止造成无须要的不测毁伤. ,......

  耳鸣是五官科常见的疾病,它不仅对身体有危害,影响变乱糊口,乃至会阴碍人际来往等。别的,耳鸣还常常是耳部或全身某些疾病的初期信号,因而应引起人们的注意。是五官科常见的疾病,它不仅对身体有危害,影响变乱糊口,乃至会阴碍人际来往等。还常常是耳部或全身某些疾病的初期信号,因而应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当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导致全身成果混乱时,常会出现耳鸣症状,其特色与物中毒引起的耳鸣,...

  医网耳鼻喉百万问答,请浏览相关频道。


外耳道的病症有很多是由掏耳得来的

什么是耳垢?

耳垢是耳道外侧的皮肤腺体分泌物,混合著脱落的表皮、耳毛而成,有呈黄褐色黏性油脂物(俗称油耳、湿耳)或与耳道皮肤落屑混合形成乾硬块(俗称乾耳)。耳垢具有润滑外耳道皮肤、沾黏异物、阻挡昆虫侵入、保温、防水的功能,而且口部运动及耳道皮肤生长的运动方向,可以自动排出耳垢。只要不完全阻塞外耳道,只要有一小细缝,耳朵就听得见声音,并不需要掏挖耳朵。所以最好不要去掏耳朵,如果非要掏不可,顶多是等耳垢已经跑出外耳道口,很明显看到,又很容易掏出时,才请别人用细棉花棒,先把棉花棒的棉花拉松,然后轻轻地、温柔地把耳垢掏掉。

外耳道的病症有很多是由掏耳得来的

怎样治疗经常掏耳朵小心得上耳鸣患者提问: 怎样去处逢针留下的疤痕.. 怎样去处逢针留下的疤痕 医生回答,只能参考: 医学美容科即可,祝你永远健康.

耳朵痒的原因可以是耳垢、霉菌、过敏或太乾燥。常挖耳朵的人把耳垢随时挖得光光的,耳朵皮肤变得太干燥就会痒,痒就会想再挖,挖后又更痒,如此恶性循环就越来越糟。有些人喜欢掏耳朵,结果不但没掏干净,反而把耳垢推进耳道更深的地方,如此反反覆覆,日积月累就形成又硬又大的黑耳垢。

一旦有一天洗头时或游泳时,水跑进耳内,耳垢一吸到水就膨胀变大,把外耳道整个完全塞满,结果不但听不到声音,甚至还会压迫到外耳道的皮肤,产生剧烈耳痛。因为外耳道的皮肤很薄,皮下组织很少,耳垢胀大后和外耳道的骨头内外夹攻,外耳道皮肤就被压至肿胀的非常疼痛,非找医师处理不可。

当不小心挖伤外耳道后,当时可能痛一下后就不痛了,也就不知道耳朵受伤。等隔一、两天后耳朵就会变成很痛,这时早已忘了是两天前挖耳自伤的因果。急性外耳炎会引发持续性耳朵灼热痛,甚至同侧头痛,厉害的还会流脓。轻者可用滴剂或敷药膏,重者还要加用抗生素、止痛剂才治得好。

外耳道的病症有百分之八十是由掏耳得来的,最好不要掏,非得要掏也要小心轻柔地用抛弃式的棉花棒,而不要用重复使用的掏耳器。不掏耳朵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外耳道疾病。


耳鸣 其他文章阅读 

  优先就医。凡新农合参保患者在病院住院医治后,凭相关证明和结算证明,按本地新型屯子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报销医疗用度。如有疑难,详情可点此“在医治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鼻窦炎、鼻炎、过敏性鼻炎、卡长于运用中中医联合方案医治耳鸣、耳聋、外耳道炎、中耳乳突炎、急(毕业于省医科大学,曾在三甲病院从事耳鼻咽喉临床变乱十余年,对耳长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腔囊肿、咽喉炎、鼾症、中耳炎、耳聋耳鸣等诊断...

  肿瘤、舌后缀等引起咽腔狭窄。颌脸部发育畸形,如小颌畸形等,瘦弱。小儿鼾症多因为扁桃体瘦小及腺样体瘦小。病院耳鼻喉科专家舒适提示泛博患者朋友:良好的睡眠不仅是解除委顿恢复体力的必须,更是加强免疫成果和延缓朽迈的重要包管,是预防各种疾病的第一道防地,必须认识睡眠对康健的意思,器重睡眠管理。建议各人在发明有打鼾症状后应及时到业余的耳鼻喉病院去咨询专家,选择符合的医治办法,以防止对日常糊口和变乱造成影响。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ebh/ebzq/20111020/420634.html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