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流行新高峰正在我国形成
- 2009/4/13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
狂犬病在世界范围广泛分布,几乎存在于所有大陆。
人的狂犬病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
我国人的狂犬病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表明,我国从2001年以来,疫情呈上升趋势。
1 狂犬病病毒及临床表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
1.1 病毒形态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属于弹状病毒科的狂犬病毒属,形态呈子弹状,一端钝圆,一端平凹,有囊膜,内含衣壳呈螺旋对称。
它是不分阶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
人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毒感染的犬,包括发病犬及在潜伏期的带毒犬。
1.2 致病机制
狂犬病病毒(RV)是一种高度嗜神经性病毒,由RV引发的狂犬病通常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
RV通过周围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神经元进行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绝大多数狂犬病例CNS病理学表现为急性脑脊髓炎,常常没有显着的显微镜下改变,脑部可以轻度肿胀,脑膜和脑实质血管轻度充血并伴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这也是其他急性病毒性脑炎常见的共同表现。
1.3 临床表现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一)、潜伏期:平均约4-6周,潜伏期的长短和感染的毒力、部位有关。
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二)、前驱期:发病初,患者常有头痛、不安,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
被咬伤的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瘙痒。
伤口的变化是狂犬病的重要鉴别,对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
此时一般为1~3天。
(三)、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可出现狂犬病所具有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又称“恐水病”。
体温高达39~40℃。
此期经过1~3天。
(四)、麻痹期:病人转狂躁为安静,痉挛逐渐停止,但很快出现脑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般为15~20小时。
1.4 治疗
对于狂犬病的治疗首先是暴露后伤口的处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推荐的犬伤处理程序,坚持伤口处理、抗狂犬病血清和狂犬病疫苗使用并重的原则。
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再用清水充分洗涤,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再用75%乙醇消毒,继之用浓碘酊涂擦。
接种狂犬疫苗和在伤口附近浸润注射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
然后将患者隔离于暗室中,避免声音、光、风等刺激,医护人员宜戴口罩和橡胶手套。
注意维持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1.5 预防
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暴露前免疫,暴露前免疫是指在被动物咬伤或粘膜感染之前有计划地对有感染危险的个人或人群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反之为暴露后免疫。
$SplitPage$
2 流行现状
在我国,狂犬病流行分布以长江为界,南方省份是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地区。
狂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疫情统计资料表明,温暖的夏、秋季节是狂犬病高发时期,发病与死亡数明显高于其它季节。
由于国家卫生部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视,狂犬病发病率在部分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然而,湖北、河南、贵州等省份的发病率较以前有了大幅增长。
局部地区在连续多年无病例报告后而近几年出现了暴发流行。
另外,狂犬病的流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特征。
在人的所有病例中,由犬引起的占85%~95%。
据报道,近年来猫传播的狂犬病例也有所增加,约占4%左右。
野生动物引起的不到3%。
我国狂犬病主要流行于农村,占总病例的50%~70%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养犬普遍,而免疫覆盖率低。
加上农户防范意识薄弱,被犬等动物咬伤后或因就医不便,或因昂贵的医疗费用而得不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因此发病率大大高于城市。
特别是16~59岁为重点预防人群,同时15岁以下的比例占到受伤例数的10.35%,所以,应加强少年儿童的管理,因我国狂犬病死亡的人中近半数为15岁以下的儿童,这可能与儿童亲密接触犬的机会更多有关。
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其近乎100%的病死率和不断传播扩散的趋势已引起了全球关注。
我国狂犬病疫情不容忽视,据国家卫生部门对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显示,近几年位居病死率榜首的仍是狂犬病,而且发病数以每年50%甚至60%~70%的速度递增。
3 对策
面对新时期如此严峻的狂犬病流行形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建立全国性狂犬病监测系统
我国至今没有全国狂犬病监测系统[7],一些基层卫生防疫部门的狂犬病预防控制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我国狂犬病绝大多数发生在农村,基层卫生防疫系统的不完善使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工作受到影响,造成暴露后因延误治疗而发病死亡。
3.2 普及狂犬病的科普知识教育
我国目前使用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价格昂贵,特别在农村地区,农户被犬咬伤后很少主动去医院处理,更不会进行暴露前免疫接种疫苗。
加强有关狂犬病的科普知识教育,使更多的人具有防治的意识,主动地参与到预防控制中,保证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有效。
3.3 加强疫苗应用和疫苗管理制度
使用精制纯化疫苗对农民来说仍然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因此暴露后未接受治疗人数上升;有关疫苗的质量和存放条件缺乏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因此不能保证注射用疫苗的全程质量。
这就需要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农村更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4 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养宠物犬,农村养犬用来看家护院,使数量快速增加,也使病原传播机会增加,养犬人因注册管理和免疫费用较高而逃避注册和免疫,这些都大大增加了狂犬病潜在的流行机会,群众百姓还依然处于狂犬病感染的威胁之中。
这就需要全社会动员共同维护美好家园,共同营造和谐自然。
责任编辑:xuanyuan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cr/20090413/86890.html
- 狂犬病:隐蔽的生命“终结者”
推荐阅读: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