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消化道疾病

医生的话让我“痛改前非”

医网摘要:50岁那年体检,医生警告我说:“萎缩性胃炎、结肠炎、大肠息肉,潜藏着癌变的危险。”这可把我吓坏了,消化不良我不怕,可恶变成胃癌、大肠癌可不是闹着玩的。从那时始,我便下决心“痛改前非”,并在医生指导下,摸索出一套呵护胃肠道的“方略”。

  我年轻时生活上不注意,喝酒抽烟、暴饮暴食、滥用药物,结果胃肠受损,刚刚步入中年,就罹患了“胃炎”、“胃下垂”、“结肠炎”、“大肠息肉”等多种胃肠病。

  50岁那年体检,医生警告我说:“萎缩性胃炎、结肠炎、大肠息肉,潜藏着癌变的危险。”

  这可把我吓坏了,消化不良我不怕,可恶变成胃癌、大肠癌可不是闹着玩的。

  从那时始,我便下决心“痛改前非”,并在医生指导下,摸索出一套呵护胃肠道的“方略”。

  你别说,十几年下来,真就管用了。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我的一些做法。

  改变生活方式

  我首先改掉急性子,改变狼吞虎咽的毛病,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拔掉了两颗龋齿残根,连同以前的缺位都进行了修复,并对这口较完整的牙小心维护,它使我吃进去的食物不再是囫囵半片了。

  这就减轻了我胃肠的负担。

  另外,我注意进餐定时定量,只吃八分饱,让胃肠有张有弛,有个活动空间。

  选择适宜食品

  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油煎、不熟、不易煮烂的食物;不吃生冷硬辣、过甜过酸的食品。

  适当增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各种新鲜的绿色蔬菜、海带、紫菜、燕麦片等。

  燕麦片除了纤维素含量高之外,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并有降血脂功能。

  而纤维素不仅可以促进胃肠道运动,而且还能增进肌张力、提升内脏、促进排空、加强消化功能。

  此外。呵护胃肠道,还可有选择性地多吃些水果,如香蕉降压通便,柑橘属碱性,能中和酸性食物,桂圆能健胃安神等。

  但老年人不宜多吃柿子,尤其不可吃半生不熟的柿子,因为那样容易形成胃石。

  锻炼胃肠肌肉

  研究发现,锻炼身体有增强胃肠道运动的功效,特别是腹肌、盆肌的锻炼,有助于下垂内脏的提升。

  我每天清晨醒后坚持揉腹、做腹式深呼吸、提肛收缩、仰卧起坐,借锻炼腹肌、膈肌、盆肌之际,促进胃肠平滑肌运动。

  增强其紧张度,这是防治悬垂腹、胃下垂、直肠脱垂的有效方法。

  刺激胃肠分泌

  调动视、听、味、嗅等所有感官的功能,强化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作用,共同诱导消化液的分泌。

  饮食要讲究色香味,进餐时不看电视,可听轻音乐,放松而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培养食欲。

  食欲好,消化液的分泌就好。

  值得注意的是,烟与烈性酒非但不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反而会损害胃肠黏膜的腺体,抑制消化液的分泌。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毅然戒了烟,饭前饮少许果酒,增加食欲,捎带活血,并且不再喝浓茶和咖啡了。

  控制药物使用

  不少药对胃肠功能有损害,使用前应先看说明书,对胃肠有害者一律不用或尽量少用。

  磺胺类、呋喃类药、铁剂、小苏打等碱性药都会影响食欲,不用为宜。

  安定、茶碱、乙胺碘夫酮、某些钙离子阻滞剂等抑制胃肠运动功能的药物也要少用或不用。

  就连某些通便剂,如酚酞、便塞停、三醋酚汀等用多了,也会使肠道失去自身运动能力,反而易造成便秘或加重便秘。

  目前已知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仅是消化道溃疡的致病原因,还是胃癌的诱发因素,应及早清除。

  可用抗生素、甲硝唑等二联、三联疗法彻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内科医生给我用的是德诺(胶体次枸橼酸铋)240毫克、阿莫西林1.0克、甲硝唑500毫克,口服,每日4次,疗程1周。

  铋剂饭前1小时服用,阿莫西林及甲硝唑饭后15分钟服用,服药后采取不同姿势卧床20分钟,增加药物与胃的接触。

  1周后,再查幽门螺旋杆菌。果真不见了。

  定期复查胃肠

  我在结肠镜下做了息肉手术。之后每半年去复查一次结肠镜,观察有无复发,顺便了解一下结肠炎有无加重或恶变。

  间或也做胃镜复查,主要观察萎缩性胃炎的变化。

  大便常规检查也很重要,尤其是潜血试验,对发现肉眼看不到的出血很是必要,因为那是肠道某些恶性疾病的早期症状。

  我今年66岁了,通过以上的悉心呵护,曾经折磨我的那些胃肠道疾病慢慢消失了。

  前不久的体检显示,胃炎、结肠炎全好了,息肉没再复发,连胃下垂也回位了。

  看来,人的许多疾病还是有可逆性的,关键看你会不会呵护和及时防治。


责任编辑:xuanyuan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86.com/xhd/20090518/89474.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