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 教授 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工作医院:天津市眼科医院
所在科室:眼底病专业
态度:一般医术:一般
陈松,男,副院长,玻璃体视网膜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视网膜脱离和糖尿病视网膜病手术专家,已成功治疗数万名患者。擅长视网膜病、玻璃体疾病、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眼科评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天津市眼科学会常务委员、全国医师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学会眼科专科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眼科研究》、《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天津医药》等杂志编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通讯编委。1988年~1993年在湖南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眼科专家聂爱光教授和吴振中教授,其研究课题《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视功能变异》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湖南省优秀科技人才;1994年~1997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师从张士元教授和王光璐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1994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跨世纪人才,1995年10月晋升眼科副主任医师。1997年5月到天津市眼科医院工作,1999年被入选为天津市“131”培养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999年10月晋升眼科主任医,2000年担任天津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被聘为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再读研究生20人,毕业16人。2005年3月去新加坡眼科中心访问学者,2007年10月至12月在澳大利亚悉尼视网膜中心访问学者,多次参加国际眼科会议。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负责承担并完成了天津市科委和卫生局科研课题10项,其中《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科研课题获2003年天津市科委社会发展科研项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和基础研究》课题获2008年天津市科技重点支撑项目资助。以第一作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其中主持《早期老年黄斑变性长期临床追踪观察》获1999年天津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列入天津市重点推广计划;《共焦扫描系统在老年黄斑变性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获2003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和评价研究》获2003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现代眼科检查方法与进展》及《现代老年黄斑变性基础与临床研究》,副主编《现代黄斑疾病诊断与治疗学》。其中《现代老年性黄斑变性基础与临床研究〉一书,获十一五规划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2008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优秀图书。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30年,至今已治愈万名眼病患者,使其重见光明。特别擅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底病、黄斑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显微手术和眼疑难病诊治。1999年以来获3项国家级继教课题和1项天津市科委重点推广项目,负责举办全国学习班6周,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县市级以上的学员600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讲座数十次。在老年性黄斑变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眼外伤救治临床基础研究方面已局国内领先地位。是国内最早开展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有较全面的手术技巧,填补了天津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多项新技术。现开展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微创玻璃体手术(23G、25G)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开展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复杂性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出诊时间:周二、五上午特需专家门诊
通过好大夫在线的帮助,才为父亲挂到了陈院长的号,上周五第四十个,呵呵,最后一名,记得轮到我们进去的时候都已经12点多了,当时屋内至少还有5,6位病人,陈大夫人看上去很干练,有气质,而且很有秩序感,虽然人很多但都被他安排的很妥善,他对父亲很和善,还风趣得询问父亲的年龄,让病人很自然的放松.我父亲是右眼黄斑变性,要进行pdt治疗,陈大夫很认真地帮父亲做了检查,果断的给出了结论。他的友善和经验丰富让父亲很是信服,当时就决定了遵循陈大夫的治疗方案。其实当天我在一张小纸上准备了很多问题,可是因为还有很多病人在等待就诊,最后陈大夫就把旁边的毕大夫介绍给我,一位不仅外表美丽,而且还非常温柔有耐心的医生,我想她整整花了几乎半个小时才回答完我那一大堆的问题,而且一直保持微笑,真是个天使。我父亲下周二就要做光动力治疗了,我会把他的治疗效果和有相同病症的患者们分享的……谢谢陈医生和毕医生,还要谢谢好大夫在线的帮助,让我找到了这么好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