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宝铭

职称: 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工作医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所在科室:肛肠外科

态度:一般医术:一般

医生简介

郁宝铭,男,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普外科学会委员和肿瘤学会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卢湾区医学会肿瘤学组组长,上海市卢湾区大肠癌早发现工作协作组顾问,中国造口协会委员,上海浦东新区造口协会顾问,《外科》杂志副主编,《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编委,《齐鲁肿瘤杂志》编委,《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编委,国际胃肠道内外科医师俱乐部会员郁宝铭教授主要从事普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对大肠癌、大肠腺瘤病、直肠脱垂,肠道性疾病及肛门疾病有较深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六五”大肠癌攻关课题和国家“八五”大肠癌攻关课题。80年代起致力于大肠癌综合防治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研究,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和治疗率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他的“直肠癌外科治疗及远期疗效的系列研究”获1994年卫生部三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96年国家教委三等奖,1995年获英国世界名人中心授予“杰出医学成就”证书和“20世纪杰出成就”奖牌,他在大肠癌领域中已发表论文达100篇,撰写出版的著作有《腹部外科学》、《现代肿瘤外科学》、《外妇科再次手术学》、《临床治疗学》、《胃肠手术图解》、《普通外科手术图解》、《临床理论与实践》外科分册、《现代肛肠外科学》、《近代外科诊断与治疗》等

网友点评
  • 花放花放
    • 所患疾病:肠梗阻            
    • 态度:很满意 医术:很满意
    • 郁宝铭救了我母亲的生命。

      由于母亲前两次手术没有慎重地选择医生,所以几乎要了母亲的性命。

      第一次是2008年7月,母亲被发现直肠3CM处癌症,轻率地进了某医院心胸外科做手术,癌症侵犯的是基底层,对母亲的生命没有威胁,但是出院后第二个月就发现造口处有一个块状隆起(造口疝),并且逐步长大,1年另7个月发展成巨大疝--20cm,医院通知进行第二次手术,做疝修补。不幸的是母亲第二次又进了那所医院做手术,一个疝修复术后,在重症监护室呆了10天(禁食10天),进入普通病房后不能进食,每天就是吐,吐出胆汁,吐出肠糜物,痛苦不堪,母亲觉得在医院里如同在地狱,坚持出院。

         由于母亲无法正常进食,一个多月后几乎电解质紊乱,瘦得皮包骨头,几乎到了死亡的边缘。

         无意中了解到第八医院有位结直肠专家,赶紧挂了郁宝铭专家的门诊。郁主任仔细地了解了母亲的情况,立即将她收治入院。

         入院的时候母亲情况十分糟糕,年龄大--79岁,体质差--有一个多月没有正常进食,病情复杂--腹部2次手术后情况不明,腹部外皮肤高低不平,有隆起的不明包快,还有2次手术后没有拆完的缝线--像人的胡须矗立在刀疤两侧。

        前2次的手术结果很恐怖地展现在母亲的身体上。

        根据母亲的情况,郁主任针对肠道的梗阻现象指定了2个方案,一是保守疗法,体质上的支持,同时治疗感染;二、如果无法纠正梗阻再考虑腹部探查。

        经过一周的治疗,腹部感染得到了控制,块状物逐步消失了,护理部的吴唯勤护师将母亲第二次手术遗留的缝线拆除了(第一次的缝线已经与皮肤长在一起,无法去除),第10天,母亲的肠道又畅通了,开始可以正常进食了。

        郁宝铭主任与他的团队挽救了我母亲的生命。

        第八医院结直肠科在郁宝铭主任的领导下,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的管理,病房整洁美观,使人身心愉悦,医护人员和颜悦色,技术精湛,使病员安心安全。连科内的护工的业务也很强,教我母亲如何清洗造口,如何护理造口。

        只字片言无法完全表达出我们的感谢之心,只有经过这样的跌宕起伏,才知道哪里是真正给病人看病的医院。

        希望其他的病人就医时要慎重选医,选择像郁宝铭和吴唯勤这样的好医生。

    • 支持()反对()|回应此网友(0)
  • 憨笑憨笑
    • 所患疾病:直肠癌            
    • 态度:很满意 医术:很满意
    • 我是今年春节前发现腹泻、便血等、2月18日在八院做肠镜捡查发现距肛门口5公分至9公分处有一肿瘤<癌>。2月19日住院、郁教授、张敏主任、吴老师们马上给我捡查、定方案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在5月27日给我做根治手术、手术中发现肿瘤基本消失各项血的指标和切片披告都很好。在这里我表示感谢!!!。患者冯剑民

    • 支持()反对()|回应此网友(0)
  • 更多评价
我给郁宝铭医生的点评
疾病名称:治疗方式:
医术: 态度:
我的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