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阶段:孕前6-4个月
1、计算出排卵日,即月经来潮当日加上15天或下次月经来潮之日向前推14天的方法计算。
2、选择适宜的受孕时机。一般认为8月份受孕,5月份分娩比较科学。初秋时节,天气凉爽,各种富营养的新鲜瓜果、蔬菜,以及充足的鱼、肉、蛋、奶等为女性及时摄取并储备多种营养创造了有利条件。等到寒冬季节,准妈妈已经平安地度过了胎儿最易感染病毒的敏感期,临产时,正是凉热适宜的春末夏初,避免了宝宝出生后因为天气炎热而生痱子,也有利于新妈妈的饮食调理和身体恢复。
3、提前做口腔检查,进行口腔保健,洗一次牙,确保牙齿健康。因为牙齿对怀孕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当你的牙齿原来就有龋齿的问题时,应该及时修补。因为整个孕期,都不太适宜拜访牙医,X射线的检查、麻醉药和止痛药等都会对胎儿不利。
4、开始有规律的运动。进行至少一个月以上有规律的运动,可促进女性体内激素的合理调配,确保受孕时体内激素的平衡与受精卵的顺利着床,并促进胎儿的发育和加强宝宝身体的灵活程度,避免孕妇早期流产发生,还能明显减轻分娩时的难度和痛苦。晨跑、瑜伽、游泳等都可以选择,即便是每天慢跑和散步也有利于改善体质,运动不要求强度,但要注重坚持和规律。
5、养成好的膳食习惯。不要偏食,尽量吃得杂一些。首先选择含有优质蛋白质的豆类、蛋类、瘦肉以及鱼类等;其次是含碘食物(紫菜、海蜇等);含锌、铜食物(鸡肉、牛肉、羊肉),以及有助于帮助补铁的食物(芝麻、猪肝、芹菜)。此外,足量、全面的维生素也很重要,新鲜的瓜果和蔬菜就是天然维生素的来源。准妈妈要提前补充叶酸,降低胎儿脊柱裂等神经管畸形的可能性。
6、改变避孕方式。提前6个月左右停止使用避孕药,而改用避孕套等物理避孕方式等。
第3阶段:孕前3-1个月
1、调整性生活频率。在计划怀孕阶段,适当减少性生活的频率。准爸爸应通过增加健身运动次数,以保证高质量的精子。
2、进行“优生10项”检查,这是针对可能严重危害胎儿发育的宫内感染病原体而进行的筛选。主要检测准妈妈体内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单纯疱疹病毒等的抗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来估算胎儿可能发生宫内感染及致畸形、发育异常的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第4阶段:孕前1个月——怀孕
经过长时间准备,夫妻双方的身体都进入了孕育宝宝的状态了,在这个月里,应尽可能放松心情,放弃一切“防范措施”,为了增加“命中率”,选个最容易中标的夜晚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