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普通员工来说,则热衷于自己买各种商业险。36岁的阿林在一家外资银行做理财服务,而她自己也买了三四套商业保险。“我们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失业随时可能发生,趁年轻的时候就要多积攒一些。”阿林的说法代表了大多数外企员工的心声。
出路:提前规划 未雨绸缪
因为已经意识到即将出现的中年危机,外企里的大多数员工会在刚入职时就努力拼搏,争取升职,因此外企里的“斗争”更是残酷。当然也有人不愿卷入人事斗争,只是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希望将来以外企丰富的工作经历为自己创业打下基础,这部分人以“80后”为主。也有一些人打算到中年时跳槽到中小企业,因为有外企背景支撑,他们一般会成为这些企业的骨干或领导。
当然,也有职场人表示:年轻时多努力,赚够了钱就提早退休。某外资物流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陈女士建议:“在外企工作,规划越早越好,其次就是要不断学习。”陈女士说,80后在学历面前更胜一筹,所以年长的员工不仅要在知识上不断进修,更应该在见识、信息等方面加强学习”。
最后还应该有好的心态,有些技术操作岗位上还是需要有经验的中年人做中流砥柱。此外,有的企业会在员工工作10年后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指的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企业和员工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的劳动合作关系,有人将这戏称为外企里的“铁饭碗”,一般来说,科研、行政等相对需要稳定的岗位会有这类的合同。
个案A:放弃外企高薪考公务员
李晓现在是某机关的一名公务员,一年前,在他35岁即将到来之前,他放弃了外企的高薪,加入到“考碗”大军中。“我那时是在一家医药企业,月工资早已过万,可是,在外企待了十多年,我越来越觉得迷茫,同时身心交瘁。”
当初,李晓是冲着那份高薪去的,可真正进去后才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所谓的高薪都是拼命换来的,成天待在实验室,精神高度紧张,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几年下来,本来还很阳光的小伙子却长了不少白头发,人也好像变得木讷了。李晓的妻子更是不满意他的这份工作,因为常加班的缘故,对家庭照顾很少,孩子上幼儿园一年了,李晓还没接送过。
“未来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在一番认真思考后,李晓决定放弃外企的工作,在35岁这个关键年龄改变职业方向。在幸运与努力的双重因素下,李晓进入公务员队伍,虽然工资少了很多,虽然一切从头开始,但他却感觉轻松了些许,或许,这正是即将迈入中年的他所需要的。
个案B:寻找机会,跳槽升职
如妍今年36岁,在某知名会计事务所工作,现在也是自己项目组里的副主管,最近一段时间,她却老是酝酿着跳槽到其他企业。“在我这个年龄和职位,继续待在外企的话后面的路已经很清楚,升职上,遭遇玻璃天花板,年龄上,经不起高强度的工作,因此,去国企,或者小私企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如妍说,在外企,很少有人会坚持一辈子,大多数会在工作五六年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跳槽到其他单位做中层领导或骨干。
“经常有出去的同事回来跟我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很精彩,比较自由,也有很多自我发挥的地方。” 如妍已经在工作之余着手做这件事了,她让原来的同事帮自己留意合适的企业,自己也常常上一些招聘网站查看信息。虽然属于大龄求职,但她很乐观,毕竟,自己还是有一些资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