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胖元凶要远离
脂肪or淀粉?
人们搜寻“脂肪”这个词汇,到底是关注自己身体上的多余脂肪,还是关心食物中的过多脂肪呢?恐怕是两者兼而有之吧。
食物中的脂肪,本来是让人意犹未尽的美味根源之一。很难想象,没有脂肪的蛋糕蛋挞还能酥软诱人,没有脂肪的肉类还能香美多汁,没有脂肪的炒菜还能香气四溢……无论炒菜油如何标榜自己“不含胆固醇”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它们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炒菜油是比肥肉还要纯的脂肪。
每当听到这种话,总有人会掩面长叹——脂肪的美味我所欲也,身上的肥肉我所不欲也。吃脂肪真的会让人多长肥肉么?不是也有专家说,淀粉更能让人增肥么?
我只能回答:相比于淀粉,食物中的脂肪确实更容易进入你的肥肉组织。真相是这样的——吃了淀粉,吸收之后变成血糖,身体会倾向于先把它们变成热量消耗掉,而你吃的那些脂肪,就可以省下来,存到脂肪细胞里。身体不会先把食物中的脂肪分解掉,然后再用血糖来合成脂肪存起来。
这是因为相比于脂肪,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能量的速度更快,它们好比是便于使用的“现金”,而脂肪则是储备状态的“存款”。没有人会笨到放着家里的现金不用,而专门要跑一趟银行去取存款,然后再跑一趟银行去把现金存起来。
所以,一定要记得,若想瘦身减肥,膳食中一定不要有过多的脂肪。考虑到脂肪是一种营养素,其中的必需脂肪酸对维护皮肤健康很重要,而且脂肪太少也不利于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所以鱼肉蛋奶和坚果中的天然食物中的脂肪还是要照吃不误,只要不吃肥肉、减少炒菜油,再尽量避免吃高脂肪的糕点零食和加油主食就好了。
三条理由在科学上都是正确的。运动有利瘦身,天道酬勤的道理地球人都知道。辣椒之类香辛料呢,在不额外增加食量的前提下,也是增加热量消耗的。关键是第三点,美女们的米饭吃得少。
前面说到,食物中的脂肪存起来变肥肉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血糖来供应身体的消耗。如果没有那么多的血糖供应呢?
身体碳水化合物不足,就难免会更多地消耗脂肪。这就好比说,现金不太够用,就难免要经常刷银行卡了。所以,吃过多的糖和精白淀粉,让血糖经常处于高位,对消耗身体脂肪是非常不利的。
可能又有些人会欢呼,多吃脂肪没关系,只要少吃主食就不会胖!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的。不过,实际操作起来有点难。对于大部分从小习惯于吃大量主食的人来说,不仅粥饭馒头面条和饼要少吃,面包点心饼干不能吃,连土豆红薯等也要控制,这种生活并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