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卡时擦亮眼
1、签约时,认真核实条款。不要只听销售人员的介绍,应该看清合同条款是否与商家的口头承诺一致。同时问清卡的有效日期,勿轻易相信那些“有效期过了还能继续使用”的话,以免被商家欺骗。此外,消费者可以要求在健身房给出的格式合同中添加条款,约定如果商家倒闭或迁址时,会员卡将如何处理或赔偿等事宜。
2、理性选择,杜绝浪费。商家利用了不少人的惰性,“开完卡,锻炼两次就搁置不用了。”因此,办卡前,应明确自己对健身的“忠诚度”到底有多高,或先从月卡、季度卡办起,降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体验过后,对该健身房的服务质量、教练情况、信誉度等有了认识,再买长期卡也不迟。
3、勿贪小失大。“即使没空健身,去洗澡也划算”,很多办了健身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好多时候属于自我安慰。
有些健身房猫腻很多,使会员卡看起来价格很低,但锻炼时,饮料、毛巾、冲淋(甚至没有)都要另外收费,算下来一个月也不便宜。另外,对那些没有连锁店的健身房一定要谨慎判断选择,即使它的会员卡非常便宜。
砍价秘诀:要有耐心
一般健身房的销售人员掌握3个价格,讨价还价得有点耐心。当价格实在降不下去时,可以要求对方给予一些额外优惠,如多送一个月或送一些原本需要收费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