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四大“元凶”

2012/11/27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心理因素

  1、条件具备型。他们在视力下降的同时,为了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求得父母和老师的同情和谅解,往往以眼睛看不清为借口,避免繁重的学习任务。他们多数害怕学习,经常在暗处看东西,造成视力下降,然后经常以此来逃避学习。这类视力减退的青少年甚至会出现拒绝上课,头疼、呕吐、咬指甲等一系列特征。

  2、眼镜愿望型。其心理视力障碍通常表现为:嘴上不说,但心里很想戴眼镜,所以常常在人们面前表白视力不好。因此,他们常常不是近视而乱戴他人眼镜,久而久之,慢慢地发展为近视。

  3紧张型。表现为有的青少年本来有轻微的近视,他们戴上眼镜完全可以避免视力的继续减退,但却害怕戴眼镜,一提到戴眼镜就恐惧,一想到戴眼镜就心里紧张。于是长期拒绝戴眼镜或偷偷摘掉眼镜,以致造成视力下降。

  环境因素

  1、日常中的“光隐患”。“健康照明强调光的亮度与光谱。从功能性条件看,当光线太暗时,人们会本能地靠近视觉目标,时间一久,自然会使眼睛屈光系统产生变化,导致近视发生。”汪军说。

  然而,光线过强也会对视力产生损害。日常生活中,看书写字只需要100米烛光。而在太阳下看书,照明度可达8万~12万米烛光,是日常照明度的800~1000倍。

  长期在强光下看书,眼内肌过度调节,会促使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强光对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造成损害,使视敏度下降,甚至引起永久性视力减退。

  长期在有频闪的光源下进行阅读工作,也会使瞳孔括约肌和视网膜因过度使用而疲劳、酸痛,甚至伤害视神经,导致头晕头痛、心烦紧张,甚至心动过速。

  2、噪音。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超过45分贝时,40%的人瞳孔散大,达到115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削弱。

  3、被动吸烟。德国专家发现,烟草中含有一种毒性较强的氰化物,它在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可造成中毒性弱视。而孩子的眼球正处于发育期,对烟草中的有害物更为敏感。

  4、睡眠不足。10—13岁是近视眼形成的高峰期。此年龄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故保证每晚睡足9—11小时,有保护视力的作用。

  电子游戏机:电子游戏机对视力的影响相当大。荧光屏上闪烁不定的画面增加了眼睛的负担,迫使睫状肌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一长可导致睫状肌痉挛,这也是近视眼的一大诱因。

  探究了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原因,望广大家长朋友们正确的辅导孩子,平时多做眼睛保健操,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环境对保护青少年视力有很大帮助。

推荐阅读:

青少年过早性爱如何护肾

过早性爱对青少年的危害

青少年阴茎“异常勃起”要注意

青少年包皮过长切不可信“偏方”

青少年手淫过度的判断标准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man/a/20121127/838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