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睾丸温度,抑制精子的生成,影响其活力。
环境的污染恶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越来越多的电子废弃物,也会干扰细胞的分化,造成无精子生成,或出现精子畸形,从而导致不育。
中国男人精子质量越来越降低?
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对1981年到1996年间39个市县共11726人的精子分析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男性的精液质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精子数量降幅达40%以上。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精子质量下降速度越快。
“2000万已经是底线,再低就很难受孕了。”70年代,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在1亿5千万个才叫合格;而现在,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的数量在2000万个就算“过关”了。
除了数量下降外,精子质量也呈下降趋势。“小蝌蚪”是否真的健康而强壮,取决于三个项目:精子数量、精子形态和运动性(敏捷而有规则的“游泳”能力)。现在,很少有男人可以在这三个项目中获得“大满贯”,就连在某个单项中“拿满分”都很困难。只要60%的精子在所有的项目中正常,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男人体内的“小蝌蚪”不仅是男性生殖健康的晴雨表,更是生育下一代不可或缺的“种子”。
小编提示:需值得警惕的是,精子质量降低已经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近年来,全国多个精子库频传消息,曾被视为“精子富矿”的大学生精子质量堪忧,不仅数量不达标,而且活力也在下降。一家计生研究所曾经在高校公开征精,但意外的是,前来捐精的400名大学生志愿者,精子合格的不到50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