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所谓孩子吃了过多含有植物激素残留的反季节蔬果,导致其性早熟,纯属无稽之谈。
对反季蔬果应慎重
有专家指出,一些反季节蔬果的种植过程中,最多要用到十几种激素,比如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生根素、抑制素、膨大素、催红素等。这样长出的蔬菜、水果,不但味道不好,营养价值也低,有研究表明,反季节蔬菜的营养价值比正常应季生产的蔬菜低30%左右。但最大隐患还是激素残留,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危害更为严重,经常进食此类蔬果,可使孩子发育异常、早熟,影响终身健康。反季节蔬果的生产,要比正常季节生产使用农药更多,由于环境条件,比如光照不足、缺少雨水冲刷等,农药更不易分解,更易残留,而激素残留甚至比农药残留的危害还大。这一派专家主张,人们对反季节蔬果应持慎重态度,最好是不要吃,尤其不要给孩子吃。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若干个“不食”的观点,其中有一个就是“不时,不食”。所谓“时”,即指时令。按现在的话就是当季、应季。2000多年后,这仍旧是一个问题,学术界争论激烈。
有人同意孔子的观点,认为蔬菜、水果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违反“规律”人工调节、促长出来的东西隐患重重。比如西红杮,正常应该生长、成熟在夏季,若环境温度低于15℃就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假如想一年四季都吃上西红杮,只能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如番茄灵等“刺激”它们,为了使青番茄早日变红,又必须使用化学药剂乙烯利等催熟。虽然按照国家规定,这些药物都被许可使用,但这样长出来的西红杮,和顺应季节正常生长的西红杮有很大不同,如无籽、畸形果多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