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保护牙齿 叩齿

2014/11/13 来源:医网论坛a-A+

东晋发明了叩齿健齿法

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叩齿健齿法,即上下齿轻轻相互叩击,此法至今仍有人奉行,且证实有效,其机理是通过叩齿给予齿龈以适度的刺激,促进牙周血液循环,预防牙周疾患,以达到固齿的目的。

清代的乾隆皇帝活到了89岁,是我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他在晚年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时就提到了“齿常叩”,步入暮年牙齿依然康健,可以吃许多老年人都已咬不动的食物。

晚唐发明了最早的牙齿洁具

我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人们会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古语“晨嚼齿木”自此诞生。

辽代就有了牙刷

之后,考古学家在辽代的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它也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牙刷实物,到现在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而牙刷一词的出现,始于元代,主要在上层社会中使用,价钱昂贵。用的药物主要是盐,还加其余几味中药研制而成,如金银花、藿香、茯苓等。

提醒:保护牙齿,古人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尚且如此努力,具备了各种先进条件的我们又怎能忽视呢?很多人有牙痛的毛病,平时是否多以止痛药解决呢?长期这么做会破坏你的神经哦。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man/a/20141113/100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