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召开

2012/3/8 来源:39健康新闻a-A+

  四个层次

  2012年天坛会根据参会对象分了四个层次:第一是面对临床脑血管专业医师,开设的各主要分论坛,第二是面对社区医师,开设的脑血管病社区管理论坛,第三是面对公众,开设的大众健康教育讲座,第四是与专业媒体相关的,有杂志论坛、ICNE2012(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neurology and epidemiology)卫星会及新闻发布会。

  社区是防治脑血管病的重要战线,社区医疗的规划化管理及提高社区医生的医疗水平,对完成国家脑血管病防治战略有重大意义,此论坛还将展示中国一些规范化电子化模范社区的医疗情况。

  参与此次天坛会的专业媒体有:《Strok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CNS Neuroscience &Therapeutics》、《Neurological Research》、《Neuroepidemiology》、《中国卒中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杂志论坛上,一些杂志的主编或副主编将与会为专业医师及研究生介绍杂志动态及投稿中的注意事项等。其中CNS杂志(影响因子3.5分)自去年进行了调整,编委主要是亚洲人,这将是一个集中展现中国脑血管病研究的平台,今年首次参与天坛会。

  一个辩论

  今年天坛会辩论主题初步定为缺血性卒中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还是机械血管开通,每年由国内外医生团组成正反两组进行辩论,大家引经据典,论证丰富精彩,给大家提供很多临床参考。

  两大奖项

  今年天坛会设置的两个重要奖项是TISC青年医师奖和TISC最佳组织奖。前者是为培养中国最有前途的临床医师设置的,由大会组委会医生团评审出优秀论文前5名及POSTER交流前5名,将参加“美中神经科学与卒中促进学会”医生团的评审,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决赛,冠军得主将作为TISC优秀青年医师,得到“美中神经科学与卒中促进会”设立的“美中卒中促进基金会”资助,到美国进行临床培训学习3个月。另外,今年还增设了最佳组织奖,评出投稿数量和质量综合最佳的科室和医院。

  分论坛

  会议第一天主要是护理论坛、脑血管病继续教育专题讲座及研究生为主的杂志论坛。继续教育的专题讲座包括:①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方法和策略:此论坛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公共平台的培训会,针对脑血管病临床研究培训相关的方法及策略。②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监测、控制与持续改进:国家脑卒中质控中心对全国各质控中心的培训会。③烟雾病:普及神经内科医生对烟雾病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④眩晕的临床评价与诊断策略:眩晕是脑血管病的一个症状,但很多眩晕跟脑血管病无关,如何正确评价和诊断,此论坛将会让神经科医师领略到各种眩晕相关的疾病。⑤脑血管病疑难病例讨论:卒中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合作,为促进中国卒中中心的建设,加强内科、外科、介入、影像各科室的医生的合作,此论坛将分享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及最佳处理。⑥小血管病专题:澄清临床上对小血管病变的混乱概念,详细阐述其临床诊断、评估及治疗等。

  会议第二第三天是会议的主要分论坛,除上述曾提到的部分论坛外,还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策略论坛、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和预防论坛、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评价与治疗、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策略与艺术、脑出血论坛、重症脑血管病的监护和治疗(NICU)论坛、脑血管病介入论坛、脑血管病外科治疗论坛、脑血管病影像论坛、神经血管超声论坛、脑血管病遗传与基因、血管认知障碍论坛、卒中感染论坛、青年医师论坛、叩诊锤论坛(包括眩晕和头痛两个主题)、中西医结合

  天坛会的未来,也是中国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提高的未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多学科共同合作努力实现!来自每一个参与者的每一份积极支持和贡献,都将升华成天坛会的纷纷精彩,预祝2012年天坛会召开得更加成功和圆满!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hyhz/20120308/54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