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可将猪肉伪装成牛肉 专家称多吃会致癌

2011/4/15 来源:海峡都市报a-A+

  【马上调查】

  50斤猪肉冒充牛肉,可省千元

  “国人都喜欢吃嫩牛肉,因而给一些不法商贩钻了空子。”省西餐协会有关人士称,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很普遍的做法,因为食品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一些猪肉经“打扮”后就成为了牛肉酱。

  该人士也称,如果把猪肉用酱油、黑胡椒、味精等腌制后再卤,也可以以假乱真,变身“牛肉”。

  记者调查发现,购买这种神奇添加剂的主要是烧烤店以及部分熟食店。“像这种‘牛肉膏’,一般牛肉加工的厂家用得比较多,羊肉膏卖往烧烤店。”福州一位食品添加剂店老板说。

  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通常而言,一瓶一斤装的牛肉膏可以让50斤猪肉全变成牛肉。以猪肉为例,目前福州市场上,新鲜猪肉的价格为每斤13元左右,卤牛肉每斤35元,羊肉每斤要30元左右。一次腌制50斤猪肉来冒充卤牛肉,就可直接省下近千元的成本。

  牛肉膏里究竟藏了什么秘方?在牛肉膏罐身上,记者看到其注明主要成分是新鲜肉类、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使用范围包括方便面调料、肉制品、休闲食品、米线调料、调味品及鸡精等。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建议用量上提到“速冻食品亦可根据当地口味习惯增减,用量不限”。而孜然羊肉香精粉也在瓶上注明可用于方便面、粉丝、米线、汤料、膨化休闲食品、肉制品、调味鸡 等,并精可根据当地口味习惯增减用量。

  记者将牛肉膏和羊肉香精粉拿给省质监局质检院专家鉴定。省质监局质检院食品化学部孟鹏博士查看后表示,这其实是复合添加剂,是食用香精的一种,用量应有限制,吃多了对身体肯定有害。

  他举例称,比如I+G就是一种添加剂,学名为核苷酸二钠,它是新一代的食品增鲜剂,可直接加入到食品中,起增鲜作用,“强力味精”有 之称。

  质检人员称,仅使用I+G就可使肉类味道更鲜美。

  而记者发现,罐内其他的成分诸如氨基酸和水解蛋白等都是普通补充营养物质,较为常见。但质检人员也表示,不清楚这类肉膏中还含了什么没有明示的物质。

  【专家说法】

  过量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

  省质监局质检院食品化学部孟鹏博士说,食用香精、I+G等添加剂都是国家允许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但有限量使用要求。如I+G的用量约为2%~5%,水解蛋白每日限量为50至l00g。

  但记者发现,这些具体含量在牛肉膏罐身上并没有体现,而且上面还强调可根据当地口味,用量不限,这或会导致添加剂过量使用。专家指出,食品添加剂在一定安全剂量内食用,并无危害,但若违规超量和长期食用,则对人体有危害,甚至可能致癌。

  小贴士

  真假牛肉如何辨别

  省西餐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对于市场上销售的猪肉和牛肉,消费者可从色泽、气味、弹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初步鉴别。牛肉脂肪呈白色或乳黄色,比猪肉的脂肪明显要少,猪肉有种特有的甜味,而牛羊肉气味较腥。一般来说,牛肉的纤维长度较长,肉质结构粗并紧凑;而猪肉的纤维长度较短,肉质结构细并松散;食用牛肉时感到肉老,食用猪肉时感到肉嫩。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0415/36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