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护士流汗又流泪
●现状1
甭指望护士一对一服务
护士能完成现在护工的工作吗?
“我给我妈请了个护工,主要是我工作忙,有个人24小时在她身边放心些。光靠护士,连输液完了都得按呼叫器才来,老人想喝个水、翻个身、吃个苹果什么的,肯定不可能让护士来。”患者家属李静的想法非常具有代表性。
“所有的基础护理我们护士都能完成,也就是说即使患者不请护工,家属不陪伴,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不能要求护士像护工一样24小时一对一服务。”吴欣娟说,那属于特需服务,不是公益性医院能够达到的。此外,医院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分出三个护理级别,有些病人能自己下地走,就不应该让护士来洗脚。而对于有些病人病情用不着陪护,但病人或家属非要请护工,院方不会强制拒绝。
●现状2
护士增长赶不上工作量加大
卫生部门此次重新提出让护工退出病房,然而护士已经存在很大缺口,还要为患者进行生活护理,人手从哪来?
“我在协和工作30年了,跟我刚毕业那会儿比,现在护士的工作量翻了不知多少倍。”吴欣娟说,过去医院每天门诊量是1000多人,现在是8000人以上,以前平均住院日是20多天,现在是10天左右,周转快当然工作量就大。此外,新增的用药种类、新的仪器设备等都无形中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
护理人力不足不是协和医院独有的,而是大多数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多年来护士将生活护理推给护工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人的问题,除了多招聘人,协和医院还想了几招。原来为了保证病房秩序,每个病区门口都安排一名护士把门儿,如今医院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保安,腾出了一部分人手。以前从病房到药房拿药都是护士的活,现在是药房送药到病房。以前一些学护理的人去了机关,现在逐步让非护理岗位的护理人员归队。此外,医院还为每个病区招聘了四五名护理员,给护士打下手儿。
●析因
编制不足和护理收费低是主因
护士的缺口能否短期内得到补充?“现在制约护士增长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编制和收费。”一位医院管理者对此也很无奈。
各医院的护士编制数已经很多年没有变化了,多数医院早就用完了“额度”,因此很多医院只能聘请合同制护士。此外,护理收费低使很多医院不愿多招护士。
按规定,一级护理应该包括每周擦浴1至2次,每日洗脚1次,翻身拍背每日2至3次,口腔护理每日2至3次,按医嘱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或被动活动,每天15至30分钟巡视一次。这样的服务每24小时向患者收费9元。显然,多招护士,医院只能赔本。专家呼吁,要真正解决护理人员短缺问题,护理费一定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报记者 方芳
工作又脏又累病人误会重重 别让护士既流汗又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