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人捐赠建医院被指推销行为是慈善还是营销?

2011/8/19 来源:人民日报a-A+

  至于价格偏高的问题,48万元是因为整套仪器里面还包括很多辅助设备,网上的价格便宜,可能是具体的型号类型不一样。捐赠的每个康复理疗中心配置10台贝达安高电位治疗仪,同时配套治疗座椅、设备讲解挂图(架)、光和电解水机、42英寸挂式彩色电视机、贝达安高电位治疗仪展示模型等设施和设备。

  而对于高额的运费和安装费的问题,考虑个别广州市以外的边远地区医院运输成本较高,按照协议约定,由受赠医院支付设备设施运输和安装仪器实际产生的合理费用。但具体数目由医院和捐赠方协商,红会并不掌握。

  贝达安广州公司负责人也否认了2万元运费,他们只对不在广州的清远、潮州等远一点的地方收取一定的运费。而记者从现已安装完毕的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这些设在广州的“红十字博爱康复理疗中心”确实没有收取运输费和安装费。

  作为慈善捐赠的参与方,广东省红十字会不是应该对慈善过程有所控制吗?为什么会对运输费安装费等具体状况却不甚了解呢?广东省红会对此表示,运输费、安装费在本次慈善捐赠中仅仅是小额费用,例如控制在几百元之内,应该还是合理的,捐赠方会按运输和施工的实际费用和医院结算。但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一定会调查。由于目前20家受赠医院仅仅安装了2家,又表示都没有支付额外费用,调查也无从进行。

  公众:慈善不可被利用

  针对这一事件,广东省易春秋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王旭阳表示,至少从目前已经发生的捐赠和已经实施了的项目来看,捐赠各方并没有违背法律,而且手续还算完善。至于有人认为捐赠过程中企业有明显的商业目的,这是企业诚信和企业道德问题,可是从程序本身而言,并没有大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场本该温馨善意的“慈善捐赠”,却引得议论纷纷,很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医院的确遭遇过“假慈善、真营销”的尴尬。

  有医疗企业生产领域人士表示,高电位治疗仪这类低成本、高定价的医疗器械,生产成本是很低的,流通过程中的营销成本极高,原材料成本一般达不到终端零售价的10%,工业成本不会超过终端零售价格的30%,否则无法承担层层分销和返点。如果捐赠方收取高达2万元的“运费”,是可以回收一部分工业成本,但这对捐赠企业没有实际意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看重的是进入医院的渠道以及在三甲大医院的示范作用。这些捐赠发生的费用,都可纳入企业的推广费用。

  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包括高电位治疗仪在内的医疗器械五花八门,各个厂家、销售代表使尽了浑身解数,目的就是打进医院,抢占市场,以便为后续销售铺平道路。而“捐赠”,就成了常用的营销手法。不少三甲医院反映,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要面对医疗企业生产商的“捐赠”营销。这样的营销多以捐赠和慈善为名,策划方案却很露骨地直指商业营销。对此三甲大医院一般都予以回绝。

  对此,有广州市民表示,作为慈善捐赠,企业如有自己的公关形象宣传考量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借慈善之名行企业营销之实,则是对“慈善”的亵渎,是对社会诚信的“高位电击”。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自律,相关监管也应跟进,别让慈善这件好事最终伤了公众,也损害了自身的长远发展。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0819/383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