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回国割肝救母 称母亲生我养我就该报答

2011/9/8 来源:广州日报a-A+

  22年后:儿捐肝救母 已回家康复

  “实在是等不及了!再不进行移植手术的话,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彭慧说,他从医生口中知道了有亲属间活体肝移植这回事,但供体限制在直系三代以内亲属,即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彭慧与妻子的血型不合,寻思着让儿子试试看。瞒着妻子,他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妈妈病情严重,需要做肝移植手术,你愿意捐肝吗?”多日过去,彭慧仍记得当时半是骄傲半是心疼地听到,儿子不假思索同意了。也是接到这个电话后,儿子在5月底就返回了广州。

  “我和妻子说,儿子同意捐肝,早点手术吧!她一直不同意。”无论父子俩怎么劝,陈雪梅不为所动,口中不停念叨着“花那么多钱送他出国读书,是全家的希望,不能让儿子冒险。”直到发生那次最严重的肝昏迷,陈雪梅昏迷了十几个小时,还没有醒过来。情急之下,父子俩“合谋”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并在母亲昏迷的情况下,找到派出所、律师等迅速拿到母子关系证明等必要材料。等陈雪梅被抢救醒来时,父子俩将所有的材料摆到她面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雪梅这才含泪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

  7月22日,这次肝移植手术进行了一整天,从儿子麻醉到母亲被推出手术室,耗去十六七个小时。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儿子将近60%的右侧肝脏被移植到了母亲体内。现在,陈雪梅身体上有两处手术刀口,早已长好的旧伤疤,是在22年前,她舍命剖腹产下这对龙凤胎的痕迹;而那处还包着纱布的新伤疤,和儿子同样的位置,是22年后,她与儿子肝移植手术的见证。

  在手术两个星期后,彭斯出院回家康复。

  两年零九个月拿学位 成绩优异将继续读研

  彭斯高中就读广州执信中学,因为成绩优秀,高三时到美国学校交流一年。2008年考入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修读会计专业。

  父亲彭慧说,儿子在美国读书这几年,家中供其读书的花销超过50万元。彭斯也很懂事,在美国读大学期间,为了节省机票和学费,彭斯没有回过一次国。“我每个暑假就上暑期课,想早点修完学分毕业。同学中像我这样的并不多。”在彭斯看来,如果早点毕业,便可以省下几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为家里减轻负担。当地华人并不多,彭斯把全部精力用在了课程上,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学习狂人”。等到修完全部课程时,这个中国学生的GPA(平均成绩点数)达到3.48,成绩名列前茅。

  让人惊奇的是,这个中国学生仅仅用两年零九个月,就修完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今年5月6日,他顺利拿到学位。因成绩优异,他还将继续在本校攻读研究生,并努力考取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可就在5月底,因为母亲的病情加重,彭斯急匆匆返回广州。原定8月返回学校开始研究生课程,因意外的手术决定,学校同意将他的学位保留一年,可以等到明年返校继续攻读。

  对话儿子:

  妈妈生我养我

  我就该这么做

  记者:当时怎么想到捐肝给妈妈?

  彭斯:当时我也没多想。只觉得妈妈生养我,照顾我那么多年,我就应该这么做,没想别的。

  记者:手术再找不到别的供体了?

  彭斯:活体捐献限定在直系三代亲属,爸爸血型不合,妹妹身体瘦小,整个肝切下来可能都不够用。我身体壮,把肝切下来一半就够啦。

  记者:考虑过风险吗?

  彭斯:开始时没在意。直到要手术了,医生把手术对供体的影响一项项说给我听,才算了解清楚。医生安慰我说,像我这么壮,用不了几个月,肝就长回来了。

  记者:现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彭斯:只是身体刀口有点紧,其他和以前没什么不一样。

  记者:什么时候回美国继续读书?

  彭斯:还没考虑清楚,一切等妈妈的病好了再说吧!

  妈妈:是我害了儿子

  记者:为什么肝移植手术一拖再拖?

  陈雪梅:肝源很紧张,只能一天天等。

  记者:儿子提出捐肝,你是怎么想的?

  陈雪梅:(沉默)我不想这样。花那么多钱送他出国读书,是全家的希望,不能让他冒险。后来想来想去,还是同意了(落泪)。

  记者:最想对儿子说什么?

  陈雪梅:(沉默)是我害了儿子……(落泪)

  记者:出院后有什么打算?

  陈雪梅:马上要退休了,以后好好锻炼身体。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0908/389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