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暴力伤人频频发生  家属呼吁政府参与

2011/10/9 来源:西部网a-A+

  《精神卫生法》:

  只要有就是进步

  从1985年,卫生部组织起草精神卫生法以来,此项立法历经26年,迟迟不能出台的主要原因是各方职责分担方面不具体、不明确,政府责任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划分不清晰。

  实际上,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中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在酝酿多年后,终于正式列入立法程序。

  2011年6月1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在其官网公布《精神卫生法(草案)》全文,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许多媒体把焦点对准“能否杜绝被精神病”,但对仍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患者家属们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该草案透露的其他信息,而这才是他们目前最需要的。

  家有精神病人不再只是家属自己的事,有权得到各种社会帮助:居委会、村委会、患者所在用人单位等应当依精神障碍患者或者监护人的请求,对监护人看护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并决定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专家指出,从1985年,卫生部组织起草精神卫生法以来,此项立法历经26年,迟迟不能出台的主要原因是各方职责分担方面不具体、不明确,政府责任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划分不清晰。

  草案对此虽有所规定,但可操作性仍不是很明确。对社会普遍关心的“被精神病”问题,规范了适用程序,包括诊断时间、诊断医生人数等,但未涉及司法介入问题,而在国外强制送院需要法官、律师、患者代理人、精神卫生专家等组成精神卫生法庭共同决定。

  此外,在我国,由于技术水平和各种原因,精神病治疗80%需终身治疗,费用高昂。草案规定稍显空泛,建议政府主导,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方式,治疗费由政府医疗救助基金支付,家属只负担生活费更适宜。

  尽管各方还有各种期望和看法,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精神卫生法》终于即将走上前台,对于成千上万的王春辉们来说,“有了法就是进步,家属就有个靠头,很多人可能就不会再想那些不该想的办法了”。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人,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精神病发病率日前已占我国所有疾病发病总数的20%,未来20年将增至25%,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与我们每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整体福利都密切相关。

  精神病人收治现状

  2007年,中华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组,曾就全国百余家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所受理案件做过统计,发现2006年所受理案件中涉及刑案的有近万例,其中杀人案2153例。

  全国公安系统的安康医院是专门用于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特殊监狱”,1988年至1998年期间共收治7.5万人次,平均每年7500人次。

  我国重症精神病人已超过1600万之多,而住院治疗的患者不超过12万。除了观念,经济上的尴尬也妨碍着家庭不能及早对精神病人进行正规治疗。

  2004年9月30日,中国精神卫生作为唯一的非传染病项目正式被纳入国家公共卫生系统。当年12月,一个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具体负责,旨在探讨、建立适合各地医院和社区,一体化重性精神疾病连续监管治疗模式的项目,随即被进行试点。中央财政每年拨款686万用于项目培训经费,此后资金逐年增加。

  如果稍微懂一些精神卫生常识,宝鸡眉县农民李新年及其家人也许不会将自己的长子李斌残忍弑杀。

  2010年7月13日晚,李新年和二儿子李磊在家人的注视下,用绳子将李斌勒死。

  李斌在被亲人弑杀之前,一直过着被家人和邻居们称做“随心所欲”的日子。不劳作、对亲情没有感觉、易暴、易怒,并且口中经常会流露要杀人的言词。

  家人只知道他患有癫痫,因为缺乏精神病理常识,他们并不知道,李斌,这个和他们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亲人,在某种意义上有可能是一名精神病人。

  用“冷漠”、“无情”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发病时精神病人的种种行为一点都不为过,因为无法认识到精神病人身上的这种特质,李新年一家才以同样的冷漠和无情杀死了李斌。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1009/40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