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检查确有一定危害 合理应用不伤及健康

2011/12/21 来源:大连日报a-A+

  【相关链接】

  X射线及其应用

  X射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1895年、放射线1896年、电子1897年)之一,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

  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于1895年11月8日最先发现了X射线。虽然发现了X射线,但当时的人们,包括伦琴本人在内,都不知道这种射线究竟是什么东西。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知道X射线实质上是一种比光波更短的电磁波,它不仅在医学中用途广泛,成为人类战胜许多疾病的有力武器,而且还为今后物理学的重大变革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正因为这些原因,在1901年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上,伦琴为世界上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物理奖的人。人们为了纪念伦琴,将X(未知数)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伦琴发现X射线后仅仅几个月时间内,它就被应用于医学影像。1896年2月,苏格兰医生约翰·麦金泰在格拉斯哥皇家医院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放射科,对医学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X射线应用于医学检查方面主要包括X线透视、X线摄片、CT和介入放射学方面。作为临床常规的应用方法,医学放射学检查或称医学影像学检查,各医院设备先进,CR、DR和CT等新技术也不断开发应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成为目前医学上诊断疾病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

  【新闻背景】

  医用X射线卫生防护新标准特别明确两类人检查时的审查标准

  控制孕妇腹部检查 儿童应配备防护用品

  日前,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据市质监局标准化信息中心专家介绍,该标准对孕妇及儿童进行X射线检查时的要求提供了审查标准,可更为有效地降低X射线检查时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

  该标准规定对孕妇进行X射线检查前,医生应向受检者说明由此可能带来的危害,在受检者本人知情同意由本人或直系亲属签字后才可实施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对孕妇进行腹部X射线检查,以减少胚胎、胎儿的受照危害。还规定在对儿童进行检查时,X射线机房应具备为候诊儿童提供可靠防护的设备或设施,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此外,透视用X射线机应配备影像增强、影像亮度和剂量自动控制系统。同时应注意对其非检查部位的防护,特别应加强对眼晶体及儿童骨骺等屏蔽防护。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1221/47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