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易感基因
“西方许多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是在三四十年前也有过迅速增长的过程,大概也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突然起飞造成的结果。”向红丁介绍说,“但是现在他们增长的幅度并不是特别快,没有我们快。我们现在糖尿病的患病率的数值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西方国家。”
“现在有人预期下面的二三十年是拉丁美洲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时候。我希望中国现在的增幅已经是最高,我希望能够很快下降。但是这种希望并不一定能够实现。”他说。
节约基因只不过是对糖尿病的一种形象说明,今天的研究已经发现,更多的基因与糖尿病相关,它们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造成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诱发糖尿病。
以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45个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但是大多数都是在欧洲人群中首次发现的。而东亚人群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则发现较少,目前仅有7个易感基因是在东亚人群中发现的。
现在,对亚洲人群的糖尿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正在取得突破。2011年12月11日的《自然遗传学》杂志发表了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研究组与韩国、新加坡等国研究者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中汇集超过了5万例的样本,发现了8个新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
研究人员首先汇集了各研究组已经完成的共6952名病例和11865名对照组的基因组数据,随后在5843名病例和4574名对照中,对前期选取的两百余个基因位点进行验证,发现了19个可能的潜在易感基因位点。最后,在12284名病例和13172名对照人群中,对19个潜在位点进行分析,最终确认了8个新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
当然,这些基因是如何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抵抗、血糖的转化等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说明。这也意味着,影响糖尿病发病的基因有很多,而且必须共同作用才能导致人发病。而研究人员的另一些研究也说明,由于人体无法增加或修补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同样是糖尿病发病的诱因。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弗朗科·佛利(Franco Folli)博士的研究小组最近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体缺乏β细胞是造成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诱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但是,机体是有能力复制和生成β细胞的。不过,这需要由内分泌的信号来调节。这个信号就是叉头蛋白家族1(FoxO1)。由于这个信号缺乏,β细胞就无法复制,因此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降低,使得病情恶化。但是,如果能使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恢复正常,就可以复制β细胞,以阻止β细胞的减少,让胰岛素分泌重新恢复正常,由此也可以治疗糖尿病。不过,根据这一机理研发出可供临床使用的药物,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关乎吃喝,还有睡眠
更多的人关注的是饮食和饮食方式在诱发糖尿病中的作用,但是新的研究发现,另一些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的发病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睡眠。
睡眠不足或异常的人也可能患糖尿病。这个结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的潘安(An Pan)研究小组通过最新研究得出的,并发表于2011年12月6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上。该研究小组发现,不定期上夜班的女性比那些只在白天和傍晚上班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60%。每个月至少上三次夜班,持续1-2年,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5%。夜班工作持续的周期越长,风险越高,3-9年增加20%,20年以上增加60%。
为什么上夜班者患糖尿病的比率高于正常睡眠者呢?研究人员认为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夜班工作增加了体重,从而导致护士增加糖尿病风险。但是这也不能解释所有结果。而以往也有一些研究把夜班工作和肥胖、代谢综合征、血糖失调关联起来。而第二个原因是,上夜班者调节胃肠道和内分泌系统的生物钟受到破坏。睡眠中断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第三个原因是,夜班还导致另一些负面健康行为,例如吸烟、不规则饮食和缺乏锻炼。当然,这些原因都只是推测,而且是依赖参与者的自我报告。因此,上夜班者晚上没有正常的睡眠是如何诱发糖尿病的还有待深入的研究来证明。
不过,另一些研究给出了相似的答案。睡眠不正常会导致人发胖,而发胖则是诱导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例如,新西兰奥塔戈大学的研究人员对244名儿童的研究发现,孩子3-5岁时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约为11小时,但那些睡眠时间少于11小时的孩子到7岁时往往更为肥胖,其影响程度可大概折算为,平均睡眠时间每减少一小时,会增加约0.7公斤脂肪。儿童睡眠不足会增加肥胖风险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睡眠时间减少可能会导致吃零食的时间增多,从而增加肥胖风险;二是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的激素分泌,从而导致胃口大增,增加肥胖风险。而肥胖也为未来产生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埋下了隐患。
同样,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晚上不按时入睡和不正常睡眠的人平均摄取的热量要比正常休息的人多248卡路里,这些额外的热量往往是从晚餐和夜宵中摄取的。睡眠少的人身体质量指数(BMI)普遍要高于睡眠正常者。也因此,他们未来患糖尿病之类富贵病的几率要高于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