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难题
“冷暴力”难以有效证明
然而,大多数想离婚,又想要孩子的同妻,在现实中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如何在法庭上证明老公“性取向”,如何证明“冷暴力”造成夫妻感情破裂?
有公益组织和前同妻表示,在现实中,以丈夫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或同居提出离婚,要求判定对方离婚过错,基本难以实现。
位于的公益微博“@同妻在行动”,从去年开始介入同妻的离婚案例。该微博志愿者表示,“同妻”离婚的困境在于,很多同性恋丈夫并不同意离婚,我国的《婚姻法》并没有将性取向作为离婚过错之一。而且涉及个人私生活中的“冷暴力”、“同志情结”等私隐性东西也很难使得同妻取得取证有效证据。“或许作为妻子,她能敏锐地从QQ聊天和平时生活的细节上感受到,但在法庭上一切要靠证据说话。”
本月2日本报曾报道过的同妻“迷茫的可可”,她和老公的离婚案也将于近日开庭,争夺不到1岁孩子的抚养权。她曾表示自己在咨询律师时,律师就表示仅靠聊天记录是无法采信。
而一名已成功离婚的前同妻“爱在黎明破晓时分”说,自己当时是吃亏,靠着“净身出户”,才换回了孩子抚养权。“不张扬,孩子无辜,不想被人耻笑。”
但很多同妻无法如此洒脱,一方面为了孩子和个人未来“有苦难言”,一方面要胶着在争夺孩子和个人权益最大化的离婚战中。有律师表示,一般而言,孩子在2岁以内,女方有一定经济实力,获得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会更大。
为了孩子
“离”与“不离”的纠结
即使如果孩子归了女方,同妻也可能会遇到难题。据“@同妻在行动”介绍,在一个同妻的案例中,女方争得了孩子抚养权,但男方拒付抚养费,还在微博中不断@女方,炫耀自己新买的苹果手机。如果抚养权归男方,因为男方家庭一般清楚离婚的原因,大多数男方家人会把女方视作生活中的“定时炸弹”,阻挠女方来看孩子。
“@同妻在行动”志愿者介绍,还有很多生子的同妻选择不离婚,主要是为了孩子。她接触的一个同妻和丈夫有几个孩子,她丈夫和丈夫的男朋友就住在隔壁的房间,但她选择不离婚。因为同妻经济条件不好,如果离婚要孩子抚养权,她最多能带走1个孩子,而不是所有孩子。
不离婚对孩子究竟好不好?如果一个母亲的隐忍能够给孩子带来幸福感,是否值得?
这个问题,谁也不知道。来自的一个在婚同妻在微博上说,不知道自己这样的隐瞒,孩子长大后是否会怪自己?也有同孩(同性恋者的孩子)开始在网络上现身,诉说自己的成长。
在百度知道上,有匿名网友发帖说,自己放学回家看见老爸和一个陌生男人赤身拥抱,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有网友说,查看历史记录,发现老爸查看同志网站,不知道是否要告诉妈妈?而一名女网友小雨发帖说,听到自己老爸亲口承认,第一反应是想去死。她难以相信非常有气质,平时在家做家务的老爸会这样瞒着她和妈妈。
网友评论,“很多孩子还在犹豫要不要告诉母亲,因为他们有保护母亲的本能,又觉得替母亲不甘。可能他们并不知道,有些情况下,母亲知道实情,只是对他们有所隐瞒。”
“@同妻在行动”志愿者说,婚姻家庭的问题非常复杂,对于“同妻”遭遇,一个最简单方式就是男同性恋群体不要走入婚姻。她希望有更多的法律和心理专业人士,来当志愿者,关注同妻和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