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病魔防医闹制度弱患者怨 80%医生觉得委屈

2012/3/2 来源:新华微博a-A+

  医生医院成了“替罪羊”

  中国患者看病贵看病难,其中的艰辛和无助确实令人心酸。不过,医生所面临的困境,就如同“钻进书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他们不得不承受的怨气甚至暴力中,有很多并非因他们引起。如大家关心的药价和医保报销形式,都不是医院和医生能决定的。对此,庄一强有一个经典比喻:“医院像是两只羊。首先是替罪羊,因为制度设计导致今日状况,但患者的气都撒在医院身上;医院又像沉默的羔羊,医生在医改过程中宁可沉默。”

  政府投入不足,医院不得不养活自己。庄一强表示,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医院是公立医院,但政府投入仅占医院运营所需费用的10%左右。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被逼“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院长必须带着医生去挣钱,不然就要饿死。上海中山医院副院长朱同玉也表示,“医患矛盾不断加剧,政府有责任。”他直言,在患者个人支付比例过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上,很多该做的却没有做好。

  部分政策不切实际,医生为难,患者不满。比如,主管部门担心医院以延长住院天数、乱开药物而“创收”,将“住院天数少”、“均次费用低”等作为评价医院好坏的重要标准,无形中消磨着医生攻克医学疑难杂症的热情,甚至出现媒体报道的“患者被赶出院”的情况。“长此以往,临床医生没有积极性,学科逐渐萎缩,最终受累的还是病人。”上海瑞金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袁克俭担心地说。

  医疗纠纷,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手段。在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主任王杰军看来,医疗纠纷如同一个棘手的恶性肿瘤,解决途径看似有很多种:双方协商、司法诉讼、第三方调解等。但很多时候,走完一圈下来,最终还要双方协商。此时,往往演变成一场纯粹的利益博弈。在此过程中,患者怨气越积越重,医院医生耗费精力无数,人身安全堪忧。不少恶性伤医事件,都有医疗纠纷没及时解决的影子。

  患者将医生“神化”,期待药到病除。“医生只能治好病,不能出任何事!就像商品买卖一样,只要付了钱,就要保质保量包换。”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赵曜认为,这是很多患者进医院的心态。只要一出现问题,就认为是医生的错。其实,医生也是人,医学是非常复杂和有限的。一位刚工作不久的医生委屈地说:“我始终不明白一件事:凭什么给你治好了病,就是天使,治不好,就是魔鬼?”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部分医生的医术医德确实存在问题。医生人文精神缺乏、沟通技巧欠缺的现象,也是患者不满的重要导火线。上海瑞金医院外科教授李宏为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名患者告诉我,他看病五六分钟,医生都没抬头看过患者一眼。还要一边打电话,一边检查、写处方。病人躺在那里,心里会怎样想?只有尊重病人,病人才会尊重你。”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302/538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