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花布哥”感动网友 因未带母回大陆而自责

2012/3/12 来源:北京晚报a-A+

  各种因素造成独来独往 老人照顾成焦点

  在孝道被热议的同时,人们也把关注的焦点投向老人照顾、福利等问题。

  台湾舆论指出,孝顺不外乎是陪伴照顾,以及鼓励长辈外出参与社区或乐龄中心活动外,最特别的是为家中长辈考虑到居家安全,改造一个安全安心的居家环境。

  2009年底,84岁的王老先生因为不忍79岁妻子重病缠身,用铁锤和螺丝起子钉死妻子,引起台湾社会的强烈震动。这残酷又心酸的人间悲剧,却也点出缺乏完善的长期照护隐忧。

  也有台湾媒体人在电视中倾诉委屈:高龄父亲不与子女同住,也不愿住安养中心,而是回老家租屋独住,结果老人多次摔倒,自己和兄弟姐妹却被老邻居责骂不孝。

  另据统计,台湾九成房东不愿租给独居老人,即使加价也被拒绝,使老人形同被踢来踢去的另类“人球”,其中经济能力与健康条件是两大主因;当然有些老人性格乖异、脏乱、不重卫生、穿着随便、偏激自私、行动不便、与邻居不太交往,许多主客观因素造成老人独来独往,陷入退缩封闭的世界,甚至不幸往生,也没人知道。

  老龄化加速 台湾率先实行以房养老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测算,台湾地区于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08年底,全台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0.43%。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台湾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0%以上。

  如何使老年人维持尊严和有保障的生活,成为台湾整个社会包括老人本身、家庭、民间组织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近十多年来,台湾当局以经济安全、健康维护、生活照料三大规划方向为主,对养老服务做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构建起一个社区照顾和机构安养并重的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老龄化加速,台湾近年来广设安养院等老人机构及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同时推出大量政策,成立209个乐龄学习中心。

  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拟自今年7月起试办“以房养老”新制度,也就是不动产逆向抵押贷款。首批选定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等三地,对象是65岁以上拥有不动产、无继承人,但因拥有房产未能符合低收入户资格的单身老人,初步开放名额为100名。

  根据当局“内政部社会司”及“金管会”等单位研商的初步方案,试办由公股行库的土银负责,目前规划65岁最高可贷房屋净值的五成、70到74岁可贷五成五、75岁可贷到六成。若老人去世,银行为取回贷款,房屋将会拍卖,拍卖扣除贷款后余额则纳入专属基金,作为未来推动以房养老的财源。

  银行表示,“以房养老”的给付方式采取终身按月给付,给付年限依据“民法”最高限额抵押权约定日的上限30年,可变更或延长给付年限。此部分涉及到承贷老人存活年限的长短,因此,日后在取得核贷总额后,如何按月实际拨付金额给承贷老人,需经精算机构的最后评估才能定案。试办初期的经费则将先由公益彩券支助,未来则由专属基金支出。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312/54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