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
母婴健康都受累
妊娠期甲减不仅发病率高、影响广泛,还会对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均证明,孕妇如患有不同类型的甲减,会增加早产、低体重儿和流产等妊娠不良结局的风险,使孕妇发生流产的风险增加60%,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22%,发生死胎的风险升高。更重要的是,孕妇甲减会造成胎儿脑发育障碍,导致后代智商下降6~8分。
滕卫平介绍,胎儿的大脑发育需要甲状腺激素。妊娠早期即妊娠的前12周,处于胎儿脑发育的第一快速发育期,但此时胎儿自身的甲状腺功能尚未建立,胎儿脑发育所需要的甲状腺激素完全依赖母体供应。如果在此时期准妈妈患有甲减,即母体甲状腺激素持续低下水平,不能为胎儿脑发育提供充足的甲状腺激素,将会影响胎儿脑发育,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基于这些循证依据,《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要求孕妇一旦确诊临床甲减,应立即开始治疗,并尽早达到治疗目标。
治疗:
及时干预效果佳
尽管危害严重,但只要及时发现、科学干预,甲减的治疗效果通常是比较理想的。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段涛教授介绍,妊娠期甲减接受有效治疗后,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会发生妊娠不良结局和危害胎儿智力发育,其胎儿也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监测措施。
“很多孕妇都会问我,妊娠和哺乳期服药治疗甲减安全吗?我的回答是,只要正确治疗,一般来说都是安全的。”段涛教授介绍,服用正确剂量的外源性甲状腺素,如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左甲状腺素钠片是绝对安全的,因为其已被美国FDA列为A类药物,安全性与维生素类药品相同,基本不影响妊娠和哺乳。“甲状腺激素是我们身体正常分泌的一种激素,服用外源性甲状腺素只是为了补充身体原本缺乏的那部分。所以严格来说,它并不能算作是药物,而只是一种生理性的替代品。”段涛教授说。
即将发布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针对妊娠期临床甲减应首选经济有效安全的L-T4治疗,不建议使用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干甲状腺片治疗。同时指南明确指出,临床甲减孕妇妊娠前半期(1~20周),应每4周检测一次甲状腺功能,在妊娠26~32周则至少应检测一次甲状腺功能。
筛查:
孕前筛查最理想
“以前我们常采取在高危妊娠人群中筛查甲状腺疾病的策略,但后来发现会有30%~80%的甲状腺疾病漏诊。”段涛教授介绍,之后的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显示,筛查整个妊娠人群优于筛查高危妊娠人群,《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对筛查策略作了更新。指南建议,国内有条件的医院和妇幼保健部门应对妊娠早期妇女开展甲状腺疾病筛查,筛查时机应选择在妊娠8周以前。
“最好是在怀孕前就开展甲状腺指标筛查,一旦确诊患病可在怀孕前经有效治疗后再择机怀孕,以最大程度地确保母婴健康。”段涛教授说,而筛查的指标主要是血清TSH、FT4和TPO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