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研究称部分中药弊大于利 副作用严重

2012/4/14 来源:a-A+

  研究结果:弊大于利

  邦斯科研团队对15例传统中药材进行了DNA测序,并且提取出了49000个基因序列。通过对比,科学家最终确认了68种应用于生产中药的植物,其中就包括麻黄属植物(Ephedra)及马兜铃属植物(Aristolochia)。据悉,马兜铃属植物当中含有马兜铃酸,其可导致使用者服用者患上肾疾病、肾衰竭及膀胱癌。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药物学家亚瑟·格罗尔曼(Arthur Grollman)本周曾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上发表论文称,中国台湾地区膀胱癌患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可能就在于马兜铃一直被当做中草药在该地区广泛使用。

  研究发现,每四种含有马兜铃属植物DNA的药物当中,至少有一种药物含有马兜铃酸。此外,DNA测序分析还发现一些药材含有人参—其根部在国际上已被列为禁止用于贸易活动的植物物种,以及大豆类和坚果类植物,它们都能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然而,遗憾的是,因基因数据库尚不完整,科学家还无法通过DNA测序来将涉及到的所有植物具体归列到个体品种。

  药品成分虚假情况普遍

  科学家在这15类常用中药材当中也发现了8类脊椎动物的DNA,其中就包括濒危动物物种亚洲黑熊和高鼻赛加羚羊(Saiga antelope)。但是,科学家却发现,生产商在标明药品成分的时候,往往同真实情况并不相符。

  科学家发现,近半数的中药材样品,其中所包含的动物DNA来源于多种动物,并且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样品当中包含有水牛、人工饲养的牛及羊的DNA,但是生产商却并未在包装上予以一一写明。

  英国半岛医学院(Peninsula Medical School)辅助药学部门的主席埃德萨德·恩斯特(Edzard Ernst)表示:“很多传统中药材的添加成分,其中所包含的原材料多种多样,很多材料甚至我连想也想不到,因此,我对于这份研究报告的结果并不感到十分惊讶。”

  邦斯认为,食物及药品管理机构应当考虑利用深层测序技术对中药成分进行精确分析。因为,多数药品厂商对中药成品的真实成分存在隐瞒情况,科学家需要彻底查明重要的各项成分,以便分析其是否真的具有药效,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据悉,邦斯已向相关部门申请对澳大利亚市场的中药添加物进行测试分析。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414/58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