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眼保健操有科学依据 应理性看待网络言论

2012/7/18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专家释疑:

  新版动作已能避免感染

  其实早在2007年,方舟子就质疑过眼保健操,称世界上只有中国在推行眼保健操,中国学生的近视率却排世界第二,做眼保健操非但不能预防近视,还可能有害。对此,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防治科朱剑峰向早报记者表示:“眼部的穴位按摩能缓解睫状肌疲劳,放松眼部肌肉、通经活络、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对于能否控制近视,专家一直都有争论,但绝对没有害处。”

  朱剑峰透露,2009年至2010年期间,该中心就曾在学校做过一项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眼保健操对于短期内视力的恢复和眼疲劳的缓解起到一定作用,但至于它能不能长期提高视力、对近视能不能起到长期控制作用,目前并无任何证据支持。

  对于“眼保健操能引发眼部发炎和感染”的说法,朱剑峰也并不认同。他指出,以前老版本的眼保健操第二节为“挤按睛明穴”,即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这个动作是靠近眼球最近的,也极有可能碰到眼睛,但新版的眼保健操出来后已经取消了这一节的动作,并不会出现感染的问题。

  专家建议:

  要继续提倡眼保健操

  参与过眼保健操制定的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防盲办主任胡爱莲曾向记者表示,业内能达成共识的是这套操的确能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但其定位不是“治疗操”,而是“保健操”,就是说,不能仅靠它来阻止近视。造成近视的原因很多,眼保健操做到位,可以缓解疲劳。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教授也认为,眼保健操当时创立的目的是运用传统医学的模式,为了宣扬爱眼护眼的理念,让眼睛得到放松,从而保护眼睛,不能把近视率的增加归罪于眼保健操“无用论”。“眼保健操的功能被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对青少年近视的焦虑,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还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据报道,为了解《2008新版眼保健操》的实施状况及效果,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去年10月至11月曾在北京7所学校开展眼保健操效用评估基线调查工作1000名小学生接受了操作评估、穴位探查以及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寻找穴位点的正确率和力度掌握有待进一步提高。

  朱剑峰建议,平时青少年应该增加户外活动,减少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周行涛也建议,各中小学仍需要继续提倡眼保健操,通过闭目养神、穴位按摩等手段使眼睛得到休息,也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爱眼护眼的理念,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工作之余做眼保健操,有利于调整眼睛的灵敏度。

  ◎ 相关新闻

  针灸科医生

  教你找准穴位

  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体育教研室刘世铭主任自创的。当时有8节。1972年,为了让眼保健操更容易掌握,眼科专家们对其进行了简化并做了部分改动。在北京,1976年,专家们又开始为眼保健操拍挂图、灌唱片。

  记者留意到,不少网友认为眼保健操效果不好是因为很多学生做得不规范,穴位找得不准。这些穴位到底应该按压在哪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邢丽阳为“眼保健操”做了详细的穴位解说。

  【第一节】 揉天应穴: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接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其他四指散开弯曲如弓状,支在前额上,按揉面不要大。

  天应穴:又名阿是穴。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

  【第二节】 挤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

  睛明穴:内眼角上方,眼眶骨边缘凹陷处。

  【第三节】 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靠近鼻翼两侧,大拇指支撑在下腭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在面颊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

  四白穴:双眼平视前方时,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

  【第四节】 按太阳穴、轮刮眼眶: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罗纹面按住太阳穴,以左右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轮刮眼眶上下一圈,上侧从眉头开始,到眉梢为止,下面从内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后下,轮刮上下一圈。

  太阳穴:在外眼角与眉梢之间向后大约一寸的地方。

  推荐阅读:

  传眼保健操残害青少年49年 专家:过于绝对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718/74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