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医院:19块钱钱的药卖108

2013/3/14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药价在治疗费用中所占比例约为30%到50%,国家先后近30次降低药价,但药价为什么还会这么高?据记者调查,同一种药品,经常会被不同的代理商分拆成不同的规格流入市场,少则3、5种,多则十几种包装。为此,国家发改委去年7月1日出台《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对药品规格和价格管理做了具体的约束。但药厂、代理商、医院这中间的利益链条并没有被拦腰斩断,层层加价仍然是某些不良企业获取暴利的途径,药价虚高也仍然让众多患者揪心。

  就在节目播出前我们了解到,对我们报道中提到的兜售严重抽条的吉林国药参茸壮骨丸的这家小中医诊所,北京市卫生、工商、公安等多部门已开始展开调查。为配合调查,我们未在节目中公布该家诊所的名称。我们会在今后的节目中继续报道。

  经济之声评论员包华就此评论。

  包华:医药领域和其他消费领域不一样,消费者是绝对的弱势群体。首先,消费者与医药本身的专业距离是很遥远的,没有知情权,乃至于医生细心给你讲述都不一定听懂,所以知情权是无法保障的。其次,没有选择权,医生说什么只能听着,没有选择,如果医生说这个药品适合你的病症,你就只能去用这款药,不可能考虑是否能用另外一款价格稍微的对症的药。在没有知情权没有选择权的基础之上,消费者没有办法跟专业人士甚至专业的销售机构进行对质,所以我认为他被骗有时候不是被骗,而是被绑架。

  现在人民质疑医生开的要,我认为其中的根源就是医患之间的信任没有了。如果医患之间不存在信任下,医生水平再高你不愿意听,病症一样好不了;医生如果不是完全为你考虑,有可能你的病会耽误在他这。两者之间的信任度其实是靠制度去保证的,制度应该设计成为促进医患信任,而不是让两者越走越远。

  其实,价格越高越是好药这样的判断只在病患者或消费者心目中,认为如果好的药、贵的药能尽快治好我的病,但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对症下药才是合理的。药品跟一般奢侈品有一个共通的特点,普通消费者都会认为价格越高越好,价格越高卖的越好,这样市场层面的背离给了一些没有医德的医疗人员一个口实,说这个药贵更适合你的病。如果药品跟医生之间的利益有瓜葛,一定会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认为首先应该解决医生跟药品之间利益瓜葛的问题。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医药分开,现在医疗主管部门已经在推动这样工作的开展了,北京已经开始做了大范围的试点,如果能够尽快大范围铺开,对于体制建设是有好处的。第二,这种灰色背后的抽成,或坐地分赃的做法,我认为应该查明一起处理一起,这属于渎职行为,很多医院都是公立医院,很多医生、医院管理者都是公职身份,应该对这样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不管是行政的还是刑事的。

  消费者首先不要迷信价高的药,只有合理的病症的药才是最恰当的;其次就医一定要是正规的医院,不要让不规范的小诊所影响自己就医看病,影响生活的质量、身体的健康。

推荐阅读:

佛山去二级医院看病 将不用带纸质病历

惠州医保市外定点医院增至20家

医改重心转移公立医院 发挥生力军作用

佛山12医院验单全省互相认可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314/91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