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时
有肺部感染
鉴于病人情况极为特殊,黄慧强教授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专家一起,联手监控李女士的孕情变化。
去年12月13日,胎龄34周的宝宝经剖宫产顺利降生。由于是早产儿,且可能受妈妈早期曾采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影响,宝宝出生时有肺部感染,一度下了病危通知书。为免妻子忧心进而影响病情,赵先生将实情瞒了下来。目前,宝宝四个月大,身体健康,发育正常。
怀孕中晚期
化疗相对安全
月子坐了一半,李女士即按原定方案进行大剂量化疗,目前病情比较稳定。
“过去认为化疗药物对胎儿可能有致畸作用,所以妊娠期不进行化疗,一般会放弃胎儿。但现在国外医学界的实践显示,妊娠中晚期进行化疗是相对安全的,新生儿没有明显畸形。”黄慧强表示,“带胎化疗”要严控条件。怀孕12周以内,由于胎儿对放、化疗十分敏感,可能导致畸形、流产,而到了孕中晚期,情况则不同。在病变不危及生命时,可以先继续怀孕,分娩后再治疗。如果病变危及生命,可以先给予化疗,使疾病控制在一定阶段,待宝宝生出后再补充放疗和化疗。
淋巴瘤对
全身化疗敏感
“边生宝宝边抗癌”能否成功,与癌种有很大关系。“淋巴瘤的特点是进展并不迅猛,且对全身化疗很敏感,更有利于保胎。”黄慧强指出,在怀孕时先用化疗将纵隔的肿瘤尽快缩小,等孕妇脱离危险期,再尽可能拖到怀孕32~34周。这时胎儿发育接近成熟,出生后的成活率比较高。
而其他癌种,如受孕产激素影响大的乳腺癌,则需要考虑病情的分期,制定个体化方案。
记者获悉,和其他肿瘤病人的治疗方案有所区别,孕妇患者要接受更为严密的监护。要做盆腔超声,监测母亲子宫底的高度和腹围,确定胎儿的大小是否符合孕周,是否受到肿瘤的影响,还要监测母亲是否产生腹水,了解病情的进展。此外,还要抽血检测肿瘤标记物的变化,预测产后病情的变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