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卡点”候诊难实现 多数患者仍需等待

2013/12/29 来源:医网a-A+

 候诊时间已过 号还没拿到

同仁医院南院(亦庄)

提示候诊时间:10时许

实际就诊时间:11时12分

“我8点半就来了,现在还没等上。”12月25日上午11时,孕妇田女士还在医生诊室外张望。当日,她约的号是上午10点左右,短信提醒提前半小时取号。

尽管短信提示了具体取号时间和候诊时间,但田女士还是8点半左右到了医院。“上午8点多排队拿号,到11点才拿上。”直到11时12分,她才看上病。

无候诊时间 不敢走开怕错过

东直门中医院

未提示候诊时间

除了以上几家已实行预约挂号分时段候诊服务的医院外,记者还探访了尚未实行该服务的东直门医院。

12月25日下午3时许,东直门医院骨科门诊走廊内,患者杨先生称,他通过电话预约时通知的取号时间是下午1点到2点,但由于没有通知候诊时间,他2点取上号后走进诊室问了四五回,“越坐心里越急,又不敢走开,怕错过了叫号。”最终他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看上病。

 声 音

煤炭总医院医生郑山海认为,要解决预约时间精确到分的问题,根本在于推行分级就诊制度。在一些推行分级就诊制度的国家,看病预约是有流程的,病人首先是在社区医院看病,并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医院看不了的病才会向上级医院转诊,同时将病人的健康档案转到上级医院。由于病人都要预约,这在源头上保证了就诊人数的稳定。同时上级医院能掌握病人相对完善的就诊资料,可以比较精确地估算病人就诊时间。

但目前在中国,专家的接诊量很大,需要看很多小病,没法做到精确预约就诊。“这就像坐公交车,在交通堵塞时,坐公交车肯定没法精确到准点,而地铁不会。”

 追访

候诊时段如何计算?

根据“理想状态”或分诊经验生成

昨日,“114”电话平台负责预约挂号的工作人员解释,短信中提示的候诊时段和顺序号是系统自动生成的,“这只是个建议,具体的候诊时段和挂号顺序以在医院看病的实际情况为准。”而像东直门中医院的电话挂到的号,只表示预约到一个名额,并没有具体号码,“患者得在规定取号时间到达医院挂号处,凭预约识别码缴费取号,序号是由医院排的。”

目前,没有医院就建议候诊时段的计算规则做出解释,但在此前媒体报道中,市医管局有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候诊时间是根据挂号系统的一种“理想状态”生成的。例如一个门诊问诊时间大约是十分钟,而十个号大约需要100分钟。挂号系统会根据挂号的先后顺序,自动生成一个建议候诊时间。而一些医院的候诊时间则是各科室经验丰富的护士们根据多年分诊经验算出来的。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1229/98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