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黎纳向公众充满信心地说,中国疫苗的质量标准已经提高很多了。国产疫苗在上市之前,和进口疫苗进行比较,整体上一点都不差,有些效果安全性更好。如乙脑减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好,只需要打2次,减少了不安全性,而灭活疫苗需要打4次。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负责人斯黛芬诺·玛尔沃提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GAVI的使命是使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儿童获得疫苗,减少死亡。现在全球疫苗市场比较集中,只有几个国家可以生产,所以GAVI非常期望中国生产的疫苗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降低疫苗的价格。
2013年10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第一支由中国企业生产的疫苗产品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为高质量、低价格的中国疫苗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大门。此次通过预认证的是由国药中生集团成都公司生产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通过预认证后,该疫苗将可以被全球疫苗免疫联盟采购并配发给贫困国家的百万名儿童进行接种,联合儿童基金会代表GAVI采购疫苗。
据玛尔沃提介绍,GAVI采购有六个标准:质量、价格、供应、可持续供应和创新。创新意味着预防其他传染性疾病,如可抗疟疾、登革热等新的疫苗;创新的第二个标准是在此基础上提高质量,如易保存、耐热。中国现在出口的疫苗还很少,如果中国疫苗进入世界市场,可以促进疫苗市场的竞争,提高疫苗市场的创新。
疫苗助“长”
全球每年有1.33亿新生儿,其中只有2900万获得了全套的免疫接种,1.1亿儿童接种了一些疫苗,1.04亿儿童因为没有得到全套免疫接种而面临患病的风险。
我国每年实施8亿剂次的疫苗接种,联合疫苗技术可以减少一半的接种次数,并且使我们的孩子远离更多的疾病。
如果所有孩子都接种了肺炎球菌和嗜血杆菌流行性感冒疫苗,我国每年将有4.9万例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旧”病复发
疫苗副反应造成的疫苗事件是很多国家曾经面临的问题。一些国家也出现过接种疫苗引发不良反应,导致疫苗接种率下降的情况,而后果往往是疾病的报复使人们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1974年,英国有报道称接种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后发生36例神经系统反应,媒体报道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之后百日咳疫情出现流行,发病率由接近1/10万上升到100/10万至200/10万;日本婴儿百日咳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1979年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现1.3万余病例、4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