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被曝或可致肝损伤 屡现损伤案例

2014/7/1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a-A+

作用机理不明难脱身

何首乌不仅广泛用于药物,还可添加进保健食品以及洗护产品中。药通网分析师郑智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何首乌用途拓展,目前其年使用量已经达到了5000吨,成为了重要大宗中药材。

虽然何首乌致肝损伤曝出了多个案例,但是何首乌是否是罪魁祸首,目前监管部门并未一锤定音。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办的《中国药物警戒》在讨论完何首乌致肝损伤的案例后,称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何首乌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可能属于过敏反应,并非何首乌本身毒性所致;一种观点与遗传性肝脏代谢酶缺陷有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何首乌中所含某种毒性物质所致。

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药曾被很多人认为安全无毒副作用,但是实际上作用机制和副作用不明,并非无副作用。实际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这也是中成药目前备受质疑的原因所在。

在2005年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上,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刘平教授称,目前中药所致肝损伤约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总病例的4.8%~32.6%。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使中药或者中药材无法从副作用漩涡中脱身,而中国中药始终走不出国门,包括一些中药材也屡屡在欧美等主流市场碰壁。

公开资料显示,含有马兜铃酸的、乌头碱等成分的中药及中药材在美国、欧盟等国禁用。汞、铅、朱砂成分等成分的中成药也被美国关上了出口的大门。

目前这种对于中药和中药材的质疑正在向国内延伸。近几个月来,药品所含成分有毒副作用一直拷问中药企业,其中也包括云南白药、同仁堂、汉森制药等知名上市公司,虽然这些公司屡屡做出澄清,但是药品作用机理不明,其成分如何起作用,对于含有毒副作用的成分是否有临床研究证明其副作用可以忽视等等,在这些公司的回复中均未得到明确。事情往往呈现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贵阳中医一附院消化内科周素芳医生在其《正确认识中药肝毒性》的文中表示,虽然目前中药肝毒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90%的中药毒性尚未掌握,缺乏系统研究。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40717/99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