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童医院输血染上艾滋

2015/2/1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a-A+
 
    人体在感染细菌、病毒后,受到刺激的机体都会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以对抗特定的细菌或病毒,而酶免检测所检测的对象正是抗体。但是抗体的产生与病毒进入人体之间是有时间间隔的,并非人体接触病毒的同时就会产生抗体,这也意味着在此期间,如果采用酶免检测,会因检测不到抗体,从而认定血液中并不存在特定的病毒,而这一时期也就是所谓的“窗口期”。
 
    不同病毒“窗口期”的长短也不尽相同,孙莉介绍,艾滋病毒“窗口期”平均为22天,而乙肝病毒与甲肝病毒“窗口期”可分别达到45天与70天。
 
    在无法消除“窗口期”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革新检测技术不断缩短“窗口期”。毛群安在1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按照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的工作安排,2015年年内要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血站核酸检测覆盖。
 
    核酸检测不同于酶免检测之处,在于检测标志物的变化,核酸检测的检测对象为病毒的遗传物质。以艾滋病毒为例,它是RNA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在进入人体后,艾滋病毒会以不断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而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到核酸检测可以检测到病毒的RNA,同样要经历一段时间,这也就形成了核酸检测的“窗口期”。只不过相比于酶免检测,“窗口期”的时间被缩短了,在使用核酸检测后,对艾滋病毒的检出可以提前到11天左右。
 
    其实在2010年3月,卫生部便下发了《2010年血站核酸检测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文件,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山东在内12个省市的省级血液中心,以及3家中心血站,共15所采供血机构被列入国内首批血液筛查核酸检测试点单位。而北京市则是从2013年7月1日开始,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以外的3家区县血站也实现了核酸检测。
 
    孙莉表示,虽然没有统计过具体的数据,但自采用核酸检测后,检测到的不合格的血液确实增多了。
 
    而在加入核酸检测的同时,原来的检测方法得到了保留,孙莉向记者介绍,两种检测方法所针对的标志物不同,因此只是根据不同阶段检测不同的标志物,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50210/103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