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保健品虚假宣传有恃无恐

2015/3/16 来源:[db:来源]a-A+

        那么,这些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检测难在哪儿?广州一家检测公司的工程师表示,主要是种类繁杂,且大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工程师:如果是化学成分的,指定检测哪个物质,它有对应的方法,相对就好做一些,植物提取的物质,它很多没有国家标准,就难做一点。我们一般通用的就是国标,但是保健品检测比较特殊,一般厂家都有一个企业标准。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认可。他表示,根据现行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在注册申报保健食品时,生产企业只需自行确定保健食品成分检测项目,制定本产品企业标准。

  也就是说,如果保健品上市后,监管力度不足甚至缺位,那么,保健品是否合格,以及合格的标准,就控制在生产企业的手中。

  广州一家检测机构的工程师说,要想真正检测这种保健品对人体的实际功效,全套的检测费用可高达十万元以上。因此,也很少会有消费者去较真。

  工程师:这个要根据项目来定,比如说粗多糖200元,灵芝400元,灵芝三萜、灵芝多糖啊等等,做的项目多钱就多,做的少钱就少。后面还有毒理实验,比如保健品抗疲劳,或者说它有一些其它的功效作用。每个试验做下来也要两三个月,费用就比较高了,一个全套做下来,也得一二十万吧。你们如果想简简单单验证它产品好还是坏,如果简单检测几项,也很难辨别。这个东西,现在保健品市场也很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事实上,即使花费高额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去做检测,其结果也无法证明这些保健品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朱毅:实际上,包括虫草或者灵芝的很多研究都停留在细胞实验或者动物实验的层面。目前的研究成果无法得出吃多少才有效的结论,动物实验比细胞实验的参考价值更高一些,但是具体到人体的吸收、代谢、功效发挥等等也都很遥远的。

  那么,这种模糊的保健效果,也就是科学无法证实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是否对人体必然有益无害,会不会给保健品生产经销商虚假宣传创造条件?

  朱毅:偷换概念,比如说,改善贫血,他就说养颜,提高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他就说成是补肾,增加肾功能,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就把他夸大为有效治愈三高等等。有意混淆保健品与药品的概念,随意扩大了保健功能的疗效,而且也增加了他的适用人群,这个就是目前保健品行业存在的很突出的一个问题

  朱毅认为,造成我国目前保健品行业乱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监管力度不足。

  朱毅:现在我们国家的保健品市场存在着事前审批严格,事后监督不力的一个状况。法规虽然特别严格,但是监管力度 明显不足,过了严格审批程序的这道门槛,后期定期不定期的监管等等都没有跟上。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50316/105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