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小小感冒或诱发慢性肾病

2015/3/26 来源:39健康网a-A+

  警惕两大心理误区

  慢性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都普遍存在着误区。“身体好没必要定期体检”、“肾功指标高一点点没问题”,抵触透析、不积极治疗等,都是目前市民和慢性肾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误区。这对慢性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十分不利。

  据魏连波教授介绍,肾病又称为“隐形杀手、沉默杀手、温柔杀手”等。罹患慢性肾病早期出现水肿、血尿一半的几率还不到,而却有一些患者水肿、血尿是一过性的,纵使有水肿、血尿症状,往往几天甚至一周就自行消失了。有些患者很少定期体检,或在拿检验报告时发现肾功的指标刚刚高出上限一点点,却不够重视,认为“不就高那么一点点嘛”。对此,魏连波教授指出,肾功能指标出现问题病情其实已经很重了;肾功能治疗没有出现问题并不代表肾脏没有问题。

  而在治疗上,患者抵触透析、不积极治疗、治疗不规范的现象也很常见。魏连波教授介绍,慢性肾病的诊治现分为“三级预防”:一是日常体检、自检提前发觉疾病;二是明确肾脏疾病后积极、正确、科学治疗,防止、延缓肾脏疾病加重出现尿毒症;三是当已经出现终末期肾病时仍要积极、正确治疗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在慢性肾病的诊治过程中仍然起着不可或缺主导的作用,其疗效已在大量的慢性肾病临床诊疗中得以证实。虽然在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一直是困扰医生的难题。但相对于慢性肾病的严重后果而言,找到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并积极、规范化地治疗,依然是肾病患者的首选,因此,那些看了药品说明书后就抵触治疗的患者,是极其危险的。

  高危人群需定期尿检

  据魏连波教授介绍,慢性肾病的常见诊断其实不是依靠肾功能血液指标的监测,而是通过尿液监测,尿液对肾脏疾病的检查具有:早期发现、性价比高的特点。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在最早期其实是尿液的异常开始的,这种异常起初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的自觉不舒服表现;尿液检查价格便宜、操作方便:价格不过10元左右、特殊项目最高的不过30元左右;留取尿液不用抽血等等。一旦尿液检查如出现尿蛋白、潜血(隐血)、红细胞、管型等异常指标,应该立刻找肾病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50326/106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