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政策放宽了,不仅是外科医生,连内科医生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去执业。”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江华表示,作为医生,他们非常支持此次多点执业的新政,“至少多了一种选择的自由”。
对于有人担心多点执业以后医生太繁忙,责任心可能会出现问题,廖新波表示:“我认为多点执业以后,医生反而会更加为了自己的品牌和名誉而战,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服务意识。”
医生不是医院私有财产
根据新政,广东医师多点执业履行向第一执业地点知情报备手续,事先向第一执业医疗机构书面报备即可。也就是说,公立大医院医生想要多点执业,只需要向供职医院“打个招呼”就好,不再需要经审批同意。这使得医生成为了有限的“自由人”。
“其实还是带着镣铐在跳舞!”一位不愿具名的广东三甲医院神经科专家直言,医生的人事关系仍挂靠并由公立医院管理,工资奖金、职称评审、退休待遇都在医院,就连考勤休假都要经医院统一安排,很难只要“打个招呼”这么潇洒。
廖新波分析,一直以来,医生资源被认为是医院的“私有财产”。在新政出台之后,虽然医师多点执业不再需要单位审批,但医生作为大医院“单位的人”,并不能完全是“自由身”。
全国著名骨科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金大地表示,他会尊重医生的个人自由流动,“我相信我们的医生都有自己的把握。他们把工作安排好了,打声招呼,该去的就去,没什么不好的。院长应该具有大局观,从整个医疗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把所有医生都控制在自己手上,这样的院长是不称职的”。
要真正让医生走出“单位”,仅靠院长们的“个人觉悟”是不行的。“真正使医生多点执业执行不理想的是公立医院现行的人事制度,碍于医院领导的情面是次要的。”廖新波表示,其实医师多点执业就是建立在医师将是自由人的前提下,医院与医生是通过签订聘用合同形成雇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