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针不能随便打打错可能致面瘫等事故
一些美容针剂属于毒麻药品,使用非常严格,正规美容针药品外观上肯定是简体中文
“美容针属于医疗美容范畴,要有专业场所与设备,相关人员要具备资质。”深圳市某医院医疗美容科刘主任说,一般民营美容院是不允许涉及到医疗的,只能做护理、清洁、按摩等体外的服务。一些美容针剂的药物属于毒麻药品,使用非常严格,要经医院医药部、药学部验证许可。而且,美容针剂的存储、运输有严格要求,这些条件是走私的美容产品所不具备的,可能导致走私的美容产品发生变质,对人体有害。
国内美容针是否水很深?某医院激光美容鲍主任表示,正规医疗美容机构会选择优质药品商进货,进货渠道会得到监管,药品会要求提供批文以及各类证件。普通人也有小诀窍辨别美容针是否“真货”,最显著的标志是正规美容针药品外观上肯定是简体中文字,不可能出现繁体字或英文。若不是简体中文,说明没有经过正规渠道进口,也就是传说中的“水货”。实际上,美容针只能改善部分问题,只能微调。美容针看似简单,其实非常有技术含量,一针下去打到了什么位置,只有经验丰富的医师才清楚。很多没有执照的美容从业人员随便打,就有可能打错,更不可能自己打。万一动了血管或者肌肉呢?会出现新闻里打美容针导致面瘫、眼睛瞎了或者鼻头烂了等事故。
焦点
走私美容产品如何入境?
深圳海关介绍,此案中走私网络组织严密、手法隐蔽,货主团伙、通关团伙之间均是一对一单线联系,以现金或个人账户转账方式支付“带工费”;构成通关团伙“多次往返旅客”的成员多是亲友、同乡关系,每次携带2-4盒少量美容针剂,以自购、自用名义携带入境;在走私美容针剂过程中,均是以代号、代码称呼和统计商品。如瑞蓝系列产品代号为“M1、M2、M3”等。
涉案人员构成复杂,走私结构复杂。24名涉案人员中涉及中国香港6人,中国台湾1人、美国籍1人。货主团伙组织、策划的主要嫌疑人均为香港、台湾籍,在境外遥控指挥。货主团伙同时雇用多个通关团伙走私美容针剂入境,通关团伙同时为多个货主团伙实施通关,构成多向交叉的走私网络。
走私产品如何销往各地?
货主团伙之一———深圳杰某医学美容有限公司以公司化管理模式运作。老板林某明在深圳通过分红和销售提成、支付固定工资等方式招聘员工,在深圳市龙岗区设立公司与仓库。林某明与内地买家达成订货协议,通过香港杰某医疗美容有限公司在香港采购美容针剂产品,之后委托范某团伙、徐某团伙和朱某安团伙等3个通关团伙,组织“多次往返旅客”从口岸走私入境。深圳杰信公司通过林某明、周某英等个人账户向买家收取货款。
另一个货主团伙———洪某团伙则以家族管理模式运作。洪某寻找内地买家后,从香港国际医学美容中心等处采购客户订购的美容针产品,委托朱某安通关团伙、范某团伙等组织“多次往返旅客”,以蚂蚁搬家方式将美容针剂走私入境。洪某安排其弟弟洪某开等租用深圳罗湖区某大厦作为办公与仓库,从“多次往返旅客”手中接货、发货给内地买家。
走私产品流向哪些市场?
目前涉案美容针剂有240个品种,收货方既有正规美容机构(如翰玺美容、盛美佳等公司),又有小美容院、地下诊所。美容针剂走私利润空间巨大,货主团伙的香港底价到内地终端市场价格最高相差10倍。内地美容机构拿货价650元的货品,对外终端销售价3000-10000元不等;1500元的货品,销售价在5000-18000元不等。“他们以香港背景、正规公司名义,在内地以参加各种美容产品展会等形式宣传美容产品,扩展销售规模,刻意隐瞒美容针剂的非法来源。”海关相关负责人说,这些团伙将实际走私与正规经营严格分开,走私时相当隐秘,只有少数几人知情,销售时却大张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