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垃圾桶收集药品包装盒 转手最高卖千元

2012/2/2 来源:今日早报a-A+

  王某称,当时方某还给了她几种空盒子的样品,并介绍说,可以找各家医院血液科的清洁工,就可以收购到这些药品的空盒子。

  于是,王某就联系了一些医院的清洁工,并从2011年3月份左右,开始专门做这件事情。

  一开始,王某是帮方某做的。后来,方某让王某直接联系上家。

  按王某的说法,药品包装盒都是从血液科回收的,主要有力比泰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乐沙定注射用奥沙利铂,万注射用硼替佐米等十余种牌子的。

  空药盒子、空瓶子、盒子、说明书都齐的一套价格比较贵。

  力比泰注射液,一套是50元,每套以50-70不等价格卖给上家;

  日达仙注射液,一套是50元,以50-70不等价格卖给上家;

  罗华利妥西单抗注射液,一套是400元或450元,以500-600元不等价格卖给上家。

  王某称,完好无损的药品包装盒,最高的可卖到上千元。

  王某说,上家每个星期给她打一次电话,知道有货了,就来她家收购;没有,就等下次。

  每次交易的数量都不一样,多的时候一次有7000-8000元,少的时候也有几百元的。

  她和保洁员,都是用现金进行交易的。

  回收药盒灌制假药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直到2011年7月20日,金华市义乌出租车管理站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乘客李某携带有大量的回收处方药盒、说明书和防伪标签。

  这,立刻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经调查,金华警方发现,在杭州,以李某及其家人为主的药品包装材料回收团伙,通过物色当地及省内其他地区三甲医院的保洁人员,利用该人群的工作之便,向他们收购各种使用过的处方药包装盒。

  随后,包括王某和杭州某医院废品回收承包人姜某等人,也纷纷落网。

  通过对李某收购药品包装流向的跟踪,警方发现,这些药盒通过汇总和分类之后,主要流向北京和上海的上家。

  而北京的上家在收集药盒的同时,还通过网络大量出售药品。

  这一情况,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警方介绍说,收到包装材料的人,同时有大量的药品流出,而根据国家药品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这些药品是不允许私人销售的,从价格上来说,也是不正常的。

  随着调查的层层深入,警方发现,活跃在北京的刘某及其团伙在购买包装材料后,通过改批号、换包装、灌装低档原料药、注水勾兑等方法,生产假药。

  而假药,最终流向了很多城市的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的小药店、保健品店、私人诊所、乡村诊室。

  这样,从收购药盒到药盒的汇总分类,最后,制造假药并通过网络销售,至全国多地,形成了一条庞大而完整的产供销链条。

  目前,警方正对此案展开进一步侦查。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ylgz/20120202/51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