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经历:国际医疗救援队要做什么?

2015/9/28 来源:医网a-A+
 
  记者:之后怎么解决的?
 
  孙硕鹏:队员最后找到当地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他自己划了一条小舢板,我们跟孩子商量租船。这孩子说不要钱,他自愿带着我们来到海湾。在那里,队员们找到了21具遗骸。
 
  记者:什么是工作中最难完成的?
 
  孙硕鹏:按照红十字尸体处置规则,队员们迅速进行定位、拍照、默哀、装袋、标记。其中分拣最难。做完以后,还要给官方绘制一张尸源的方位图,因为我们不可能在同一个地点停留很久,这张图也是当地第一张关于尸体GPS定位的图纸。
 
  回到营地,搜救组的每个人都需要用药水从上到下进行全身消毒,在热带穿短袖都热,他们还要穿着隔离服工作,隔离服不透气,捂得浑身发白,脚都溃烂了。
 
  志愿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救援非正式职业,你总是请假,久而久之,就会丢掉工作。

  如有需求我们就出发

  记者:半个多月的救援过程中有遗憾吗?
 
  孙硕鹏:很多。首先我们出发时就感觉准备不足。当初我们想把救护车装上飞机,但最终没成行,不然我们救援的触角会更长。
 
  其次,营地保障水平不高。到了菲律宾,与其他红十字国际救援队的装备和营地保障一比较,差距还是很大的。
 
  再次,救援训练和管理需要常态化。我们的救援队员很多是志愿者,但也需建立实名制的训练和管理机制,接受常态化的专业训练。还有需要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出征。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zyjd/20150928/118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