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学会欣赏自己
多孩子往往因自身的一些缺点对自己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对自己评价过低。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比较畏惧、焦虑,甚至有点不合群。
家长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教孩子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孩子在成功中逐渐感受自己的能力,提高自信。
也许孩子的优点不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不多,但家长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来赞赏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爱,使孩子有满满的安全感,孩子自然就会学会欣赏自己,自尊自信。
8、合群的本质是尊重别人
一个没有规矩的孩子,在社会交往中也不太容易受欢迎。建议家长让孩子越早、越多地和群体接触,尤其是与同龄孩子之间的相处,这对孩子的情绪理解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明确界限,包括不能抢别的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学会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在与同龄人的相处中孩子会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而且每个人的情绪表达方式不同;知道自己的情绪会影响他人的反应,也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和同伴的情绪,并在感知他人情绪中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孩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体谅他人,这对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发展十分重要。
9、从兴趣入手,更容易找到玩伴
如果你发现你家小孩和幼儿园的孩子不太玩得来,不一定就是你家孩子不合群,或者出现社交问题,有可能他只是不喜欢他们的游戏方式。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一些孩子喜欢安静,一些孩子好动不已,家长尝试从孩子的性格、兴趣出发,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小伙伴。
孩子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收获友谊的同时,孩子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的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因此,妈妈们不妨联合起来给孩子报兴趣班,比如两个孩子一起学画画、下棋或跳舞。因为有固定的"伴儿", 这样,即便他在一个大些的群体里仍然不太适应,但至少有了这个固定玩伴,孩子跟别人玩的本领也会比原来多一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