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会盗汗? 如何治疗盗汗?

2014/4/19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使用药物、制成药糊或者药面儿后粘附在穴位处而治病的方法。它是借助药物的性能,从皮肤表层通过经络作用到全身,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治愈疾病的目的。由于穴位贴敷的方法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的痛苦,而且不经过口服内用,毒副作用也几乎没有,所以对于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使用,尤其适合于1岁以下的孩子。

● 五子散外敷肚脐

取五味子、五倍子各等分,研为细末后备用。

使用时,取药末儿5g左右,加入凡士林、香油等调成糊,然后涂抹在蜡纸或者脱敏胶带上,贴在肚脐正中,用纱布固定,24小时以后换药一次,直至盗汗停止。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温肾固涩而止汗。选择肚脐为敷贴点,是因为肚脐位于腹部中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药物易于穿透,便于吸收。

● 止汗散外敷膻中穴

取郁金粉2g、牡蛎粉1g,用淘米水调成糊后,贴在小儿两乳正中的膻中穴处,再外用纱布固定,24小时后换药,直至盗汗消失。

膻中穴,是人体的气会穴,而且是人体中属阴的“阴脉之海”任脉的穴位,通过在膻中穴使用贴敷的方法进行治疗,除了能够疏通全身气的运行之外,还能够养阴清热而防止盗汗。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baby/a/20140419/991800.html